当前位置:首页->中交新闻->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小油壶”当作了水平仪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1日
  碧蓝如洗的天空下,5台静力压桩机正平稳发力,将一根又一根PHC管桩压入预定位置。看着这一幕,中交滨海广场项目技术部部长谌英海欣慰地说道:“多亏了这几个‘小油壶’,我们管桩施工的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由四航局建设的中交滨海广场项目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建筑总面积达64万平方米。根据设计要求,项目团队需要在保证基础桩正位率超过90%的前提下,于设计位置施打3650根PHC管桩。然而,由于项目所处位置为沿海透水地基,较高的地下水位、9米的管桩送桩深度使得管桩施工垂直精度控制难度直线飙升。
  在PHC管桩送桩施工过程中,管桩施工垂直精度控制一般依靠人工吊线锤进行测控,不仅难以保证测量精度,其可靠性也依赖工人的责任心与熟练度。生产推进会上,机务部部长陈华杰提出建议:“要不要试试经纬仪?2台仪器以垂直角度观测,结果更可靠。”
  经纬仪可以快速测量管桩与地面的夹角大小,只要设置正确,其测量精度与效率远超吊线锤。项目团队将它投入试用后,管桩施工垂直精度得到了有效提升。看到技术员的欢呼场面,谌英海却发现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经纬仪提高了施工精度,但是精度控制程序的调试还是太过繁琐,测量效率还有待提高。”抱着问题,他尝试了几种解决方案,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直到一天晚饭时间,看着正在倒油的食堂大厨,谌英海灵光一闪,如果弄个“小油壶”做成水平仪,不是可以很好解决问题吗?
  循着这个思路,谌英海带着项目团队设计了一套管桩垂直精度自动化监测装置。这套装置的核心是安装在抱箍上的4个“小油壶”——气压液位罐,装置由承装稳定液压油的玻璃罐与其底部安装的磁吸微压传感器底座构成。这些液压罐底部彼此相通,构成了一套连通器系统,当原本垂直的管桩向着某个方向倾斜时,液位罐的液面高度随之出现变化,其对于微压感受器施加的压强也随即变化。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计算并检验了管桩倾斜度与液面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将计算结果集成于外接显示屏上,一旦倾斜度接近极限值,装置便会立刻报警,提示工人调整管桩位置。”谌英海介绍道,“这4个小小的‘油壶’将我们管桩施工的正位率提升到了96.6%,也让工人得以放开手脚作业,可以说,它们是我们施工精度的‘保护伞’!”
  “这套设备不仅为管桩施工的垂直精度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成本低、可重复使用,提升了作业效率。”四航局三公司五小创新答辩会上,谌英海满脸自豪地向评委们介绍了团队的研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