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交新闻->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质检“老兵”有点“轴”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8日
  “经我参与质检的设备接近200台,这些设备未曾发生质量事故。”谈及自己的质检生涯,振华重工长兴分公司质量管控部总装检验处检验室站长闫朝涛脸上满是自豪。闫朝涛虽然今年才36岁,但已在质检一线干了18年,成为同事们眼中的“质检老兵”。
  “闫朝涛对待质检工作就‘轴’得不得了。”同事们总是这样评价他。“我负责的是总装质检工作,也就是设备发运前的最后一道质检工序,容不得半点马虎。”闫朝涛如是说。
  2005年,闫朝涛来到长兴分公司工作,不久就掌握了常规岸桥项目整套的总装质检工作流程。2009年,闫朝涛开始负责卸船机项目检验工作。在经手多个项目后,他发现每当进行到卸船机大梁对接工序时,常因工具准备、转运、胎架布置等情况影响前后大梁对接进程,有时单次对接要两天时间,有时还要对接两次才能成功,耗时耗力,同事们叫苦不迭。
  对于这个问题,闫朝涛开始犯起“轴”来:“一定要找到方法缩短卸船机前后大梁一次对接时间,提高对接成功率。”闫朝涛和质检团队结合实际,梳理出8项需要改进和优化事项,如环境问题导致吊装设备失稳影响对接稳定性、构件转运变形、辅助工具装备不充分等。闫朝涛组织施工部门、工艺技术部门进行联合讨论,发现构件转运是变形问题“罪魁祸首”。因场地上大梁构件部装工位有限,大梁构件往往需要多次转运后才能最终到达总装工位,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钢梁变形,影响大梁的一次对接成功率。针对这一情况,闫朝涛决定从多方面入手,从源头规避大梁转运变形问题。“首先要保持大梁在转运过程中受力点位置垫块布置合理、规范、均匀。”闫朝涛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其次要规范现场胎架布置,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施工,最后要对转运后的大梁进行数据复测,确保万无一失。”通过系列措施,质检团队对31台卸船机进行对接比较,由最初对接一台卸船机需要14小时,到后来对接时间3.7小时,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该工序改革创新课题《缩短卸船机大梁对接时间》获评全国工程建设优秀管理小组一等奖。
  “我喜欢接受新的挑战,在挑战中获得提升。”闫朝涛说道。2018年,闫朝涛主动提出承担美国佛罗里达及波士顿港口桁架式岸桥项目的总装质检工作。该项目是振华重工承建的为数不多的桁架式大梁岸桥,相较于标准化的钢箱梁,桁架式大梁在制造过程中具有结构复杂、易形变等难点。闫朝涛一边翻阅以往留存资料,一边类比常规岸桥总装质检工序流程,牵头解决部件预焊、上下弦轨道浇筑、海陆侧悬挂系统调整等多项难题,并用1个月的时间整理出3万字左右的《桁架式大梁总装检验流程》,为后续同类型项目质检工作提供参考。
  努力创新改革和攻关已成了闫朝涛的工作日常,他笑道:“下次有新的挑战,我还会第一时间冲上去。我希望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力量,把好企业产品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