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清波荡漾,游鱼嬉戏水中。“这里真是大变样了!”看着眼前的孝子河,中交路建智慧秦栏美丽小城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负责人车轮回想起2020初刚到小镇时看到的景象,不禁感慨道。
天长市秦栏镇,安徽省经济实力百强镇,属滁州市特色小镇。大量电子企业助推了秦栏镇经济发展,也导致工业废水远超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加之部分企业和沿线居民将污水直排入河,致使孝子河水域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河道淤泥堆积,散发恶臭。智慧秦栏美丽小城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共包括五部分内容,其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中心是项目改善小镇生态环境、提升河道水质的重点工程。
针对孝子河存在的问题,车轮和项目团队结合防洪防汛、景观设计、生态保护等需求,最终拟定了“河道清淤+净水入河”的两步走施工方案,即将生态景观建设与城市防洪防汛功能相结合,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净化利用。目前施工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河道中堆积的淤泥量过大,在前期实地勘察中,技术部长王灏喆发现,水深7米多的孝子河底部淤泥平均厚度超过4米,局部更是达到了6米。
“如果把孝子河比喻成人的血管,这些淤泥就是血管里的重度血栓。”王灏喆无奈摇头,“由于开挖量太大了,我们只能另想办法。”项目团队商议后,决定采用分区建造围堰隔断的方法,排水后将作业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格,进行靶向清淤。清理出的淤泥还可以多次翻晒处理后运至土源地回填,用于堤后绿化种植,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河道淤泥问题解决了,但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问题依然存在。“若这一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久而久之河道淤泥又会堆积起来,形成恶性循环。”车轮忧心忡忡地说道。项目团队经过反复研讨,决定修建一条总长24公里的污水管网,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引入新建成的污水处理厂。
“经处理后的尾水可以再通过管网引入配套的尾水湿地公园。”王灏喆提议道。尾水湿地公园的人工湖中种植凤尾蕨和菖蒲等亲水性表面绿化植物,通过其根、茎等部位的“呼吸”作用,吸收分解尾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达到二次净化尾水的目的。“等到污水提质达到地表四类水后,再将其作为河道的生态补水排入人工湖。人工湖可以当成一个小型水库,达到了旱季蓄水灌溉农田的目的,简直一举两得。”车轮兴奋地说道。
据统计,项目尾水湿地工程每天可处理水量约1万吨,一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73吨、氨氮12.8吨、总磷0.7吨。项目正式运营后,还会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水质检测和植物养护,确保湿地系统持续稳定地为孝子河输入源头活水。
走进尾水湿地公园,雨后的水塘草木葱茏,不时有鸟类掠过水面,随处可见前来打卡的居民。谈及项目建设带给秦栏镇的改变,车轮笑着说:“‘出门见绿,推窗见景,移步入园’,我们达成了预期目标,打造出一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名片,孝子河焕发新生,项目的后期发展也将因此迎来更多的关注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