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交新闻->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民生路上唱响幸福歌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7日
  广西百色市百育镇七联村那塘屯村民黄女形哼着当地民歌,走进了一航局百色北环高速公路项目驻地,热情邀请大家去家里做客,“感谢你们帮我修房子,再也不怕阴雨连绵的天气了。”
  百色北环高速公路项目是提升百色市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功能的重要工程,建成后对于振兴左右江革命老区具有重要意义。民生路不仅要发挥带动作用,建设过程中也要让沿线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实惠。进场之初,项目团队便定下了“助力巩固属地脱贫攻坚成果”的奋斗目标。
  眼下,恰逢主题教育开展如火如荼,项目团队决定组织党员骨干和青年蓝马甲志愿团队开展“走一遍山路、拉一次家常、送一份温暖”活动。正是在走访、拉家常的过程中了解到,58岁的黄女形患有长期慢性病,还要照顾肢体三级残疾的丈夫和独子,平时家中仅靠她一人种地获取的微薄收入。虽说住的也是砖瓦房,但屋顶破败、年久失修,漏风漏雨自不必说。
  “房屋已构成危房,整体出现险情可能性大。”项目党支部书记焦涛说道。他第一时间与村委会商议,决定帮助黄大娘对危房进行改造加固。翌日一早,修房材料便送到了黄大娘家门口,蓝马甲志愿者开始忙碌起来。直到傍晚,房子屋顶整修一新,墙面修复也同步完成。黄大娘看在眼里,连连道谢。
  旧貌换新颜,日子越过越有盼头的不止黄女形一家。村民淩吉峰年近七旬,独自照顾一级残疾的儿子,还有10岁的小孙女。在走访后,项目部与淩吉峰一家建立了“互助档案”,定期送去必要的生活物资。“你们赚钱也不容易,还惦记我们,我一辈子都记得你们这份情谊。”面对蓝马甲志愿者单纯的笑脸,淩吉峰哽咽着说道。
  随着互助档案建立越来越多,一些村民们的日子逐渐改善。但项目团队明白“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的道理。
  “我们这有个大学生,叫邱红梅。因为家里孩子没人照顾,不得不辞职回来,靠种植农作物维持生计。”听到村委会工作人员的介绍,焦涛若有所思。
  第二天一早,焦涛便和村委会工作人员一同到邱红梅家,邀请她去项目部工作。到项目部后,邱红梅在技能导师的帮助下,很快熟悉了工作内容,不仅将各项内业资料整理得井井有条,还逐步学习了质量检测的实操工作。“在家门口就业,还能学到专业技术,真是太好了。”邱红梅笑得合不拢嘴。
  除了帮助解决“有学历”人员就业困难外,项目团队还联动附近村镇共同开展“聚力百色、暖心送岗”活动,为当地学历水平较低的人提供工作机会,李美棉就是活动受益者中的一员。
  “老大在南宁读大学,老二在市里读高中。孩子们很懂事,平时给的钱他们都不舍得花,可越这样,我越心疼。”李美棉直言道。上了年纪、学历不高,找工作十分困难。没想到,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一份保洁工作。“收入不比城里少,还离家近,我太满意了!”李美棉高兴地说。截至目前,通过属地化招聘,项目部共吸纳属地人员25人,分别就职于试验、测量、后勤等部门。
  “我觉得村民们幸福的笑容和响亮的歌声,就是我们建设者的光荣。”焦涛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