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交新闻->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拌和站内的“红绿灯”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8日

  时节已过立冬,江西上饶依然秋高气爽。信江之上,历时1628天的鏖战终于落下帷幕,一航局承建的江西信江八字嘴航电枢纽工程也揭开了神秘面纱。

  八字嘴航电枢纽工程是以航运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航电枢纽项目,建成后将提升信江航道等级,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水利枢纽为经受长期水流冲刷,主要结构均由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而成。该项目混凝土设计总量达到110万立方米,足以将150多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地坪加高1米。
  施工伊始,项目团队就建立了4座拌和站。在调度预演会上,项目总工焦亮意识到,随着作业面展开,混凝土月浇筑量将不断上升,峰值逼近7.5万立方米,4座拌和站昼夜不停,才能勉强跟上施工节奏。传统工作流程是由技术员向拌和站报计划,拌和站开始配料生产混凝土,之后由罐车运至施工现场。但是单纯通过人与人传达,庞大的调度量下难免出现信息差,稍有协调不及时,就会出现罐车在拌和站挤成“一锅粥”,现场无混凝土可用的情况,且混凝土浇筑间隔太久容易产生分层,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我们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焦亮说。他立即带领团队寻找解决措施。拌和站智能调度系统便运营而生——以服务器为中心平台,以无线网络为传输载体,把手机、电脑、拌和站系统全部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局域网络平台。拌和站电脑显示屏和作业人员手机上可显示各方实时动态,让项目团队第一时间掌握现场需求和车辆动态,提前规划安排,减小过程内耗。
  新系统的投入使用,极大提高了混凝土调度效率,但依然时有罐车拥堵拌和站的现象。“不敢耽误时间,卸完一车马上就得回来等着。”罐车司机的话让焦亮明白了问题关键所在。要想改变拌和站内的拥堵,就要让真正有需要的车辆进来,让暂时没有任务的车辆在外等候。结合“ETC收费口”模式,技术小组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建立了一套过路系统,经调试后接入调度系统。当技术员用料的指令上传后,现场调度员利用写卡机为射频智能卡写入信息,待罐车到达拌和站道闸后,识别器发射的电磁波激活智能卡,智能卡将自身信息反馈给识别器,接料口信息就会在大屏幕上显示,栏杆抬起随之放行。
  为了车辆更顺畅通行,技术团队还在拌和站路面下方设置了地磁线圈。当车体经过地磁线圈时,系统就能探测到车辆位置,接料口车道的指示灯便会亮起绿灯,起到车辆引导作用。待车辆进入指定区域后,接料口下方两侧的红外感应器被车辆遮挡,信号灯变成红色,防止下一辆车误入。
  在一套智能组合拳的加持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入了快车道,更是一举创下江西省公路水运工程单月大方量浇筑纪录——9万立方米,得到了多方单位的高度评价。
  (实习编辑:新闻中心冉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