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交新闻->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钢筋“粘”起来的妙用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8日
  “谁能想到焊接存在的安全隐患,竟然被‘粘’走了。”钢筋工王兴北娴熟地将11米长的钢筋穿进钢套筒,灌入植筋胶,只要2分钟,不同长度的钢筋就能完成连接,比平日快了5倍。
  三航局承建的江苏省连云港港徐圩港区46号和47号液体散货泊位工程位于徐圩石化产业基地,对以码头建设见长的三航局建设者来说,施工内容并不复杂,只要在12个月内完成2个5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建设即可。可是,施工场地四周被已经投产的石化码头包围,按照有关要求,石化基地,严禁出现烟火。钢筋焊接火花四溢,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一旦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码头桩帽、横梁、纵梁,哪个不需要钢筋焊接?”项目总工程师刘鹏忍不住发起了牢骚,可他心里清楚:安全第一,严禁烟火是整个工程最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因此寻找新工艺取代钢筋焊接,势在必行。
  如何将直径25毫米的不同长度的钢筋连在一起呢?刘鹏带着技术团队会同三航局设计院的专家共同组建研究小组,对钢筋连接工艺进行探索。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使用螺纹套筒连接,但这种方式需要提前对钢筋和套筒制作螺纹,时间长,成本高。刘鹏结合以往陆地植筋的经历,说道:“要不就省去螺纹制作,直接把钢筋粘起来?”具体就是将两段钢筋插入钢套筒,然后在钢套筒内注入植筋胶,将三者粘在一起。在他的一番解释下,大家恍然大悟,很快达成共识,可是该技术在国内水工领域尚属首次,能否达到设计的抗拉强度,小组成员心里打起了鼓。
  不出所料,首次试验以失败告终,小组成员发现新工艺下的钢筋抗拉强度高低不一,无法保证钢筋连接的质量要求。查明原因后发现,原来是由于施工人员将植筋胶从钢套筒一端注入,让其自然流到另一端,植筋胶分布不均,导致抗拉强度未满足要求。
  找到原因后,小组成员连续几日辗转于工地和钢筋加工棚之间,寻求解决措施。一日晚饭后,爱好羽毛球的技术员杨登辉在宿舍门口练球,突然一个挥拍,羽毛球掉到了操场边上的泥沟里,泥水从球孔里向外冒,瞬间浸湿了羽毛球。杨登辉见状来了灵感:“如果通过套筒上的孔洞注胶,在封堵钢套筒两侧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胶水是否溢出孔洞来判断啦!”他将想法第一时间分享给了小组成员,得到了大家一致同意。
  刘鹏带着设计图纸找到钢套筒厂家,在钢套筒中间位置预留出一个直径为5毫米的孔洞。一切准备就绪,只见杨登辉用胶带封住钢套筒两端与钢筋的连接处后,从预留孔开始注胶,植筋胶流向两端,直至从孔洞里溢出,待固化后,送检试验。
  经过多次试验,新工艺下的钢筋抗拉强度均超过设计强度360兆帕。此外,小组成员还对植筋胶动起了心思,大家对市场上各种品牌的植筋胶进行比选试验,最终选择了性价比最高的一款。“新工艺的应用不仅‘粘’走了‘星火燎原’的安全隐患,也避免了因焊接工艺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的质量问题。”周厚亚笑着说道。
  (实习编辑:新闻中心尹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