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交新闻->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在“蒸笼”里作业

   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3日
  烈日炙烤这大地,脚下的水泥地也被“烤”得发烫。卢柄犊5人正挥汗如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他们身上的橙红色工作服紧紧地贴在身上,就像刚被汗水洗过一样。
  “上晒下蒸,我们像是掉进‘蒸笼’里了。”振华重工襄阳隧道预埋件项目冷作组班长卢柄犊笑着说道。卢柄犊只有30岁左右,但却曾主导过港珠澳大桥预埋件的拼装工作。由于他体格健硕,在这“蒸笼”里显得更加难受,不大一会儿,脸已被晒得通红通红,但为了赶项目生产进度,卢柄犊还是咬牙坚持,豁出去了。
  “明天,这第二批预埋件必须要发运了,这是客户的硬性要求,否则就会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卢柄犊神情严肃地说,“时间紧、又赶上大热天,大家一定要克服一下。”原来由于种种原因,留给卢柄犊团队预拼装的时间只有短短三天,今天是最后一天了。怕天黑之前完不成任务,所以卢柄犊决定放弃今天的午间休息,带领大家把节点抢回来。
  结构拼装成型是项目的最后一道工序,加之所需要的占地面积大,只能放在露天作业。虽然为了防暴晒,已经临时在搭建了两个简易移动工棚,但饶是如此,依然热浪难当。
  “主要是因为这个项目剪力键、预埋件与端钢壳三者对接起来的精度要求高,不仅要对接好,还要组合件整体两边对角线之间的精度误差不得超过2毫米,就是这个环节费劲。咱们要是放松点要求,这样也快点。”装配工熊春发边抱怨边出了个馊主意。“这个绝对不行,宁愿咱们多吃点苦,也不能降低质量标准。”卢柄犊马上严厉制止工友这种错误想法。
  正午的太阳愈发“撩人”,汗水滴到地面,很快就被蒸发得无影无踪。还不到半小时,大伙早就被热得汗流浃背。 “向上抬一点,好,小张你榔头再用力一点。”但是虽然酷热难当,但卢柄犊却一点也不敢大意,大家按照工艺规范小心翼翼地将构件逐一对接校正,再用角尺交叉测量微调后固定,一步也不缺。大家脸上汗水像断了线的珍珠往下滴,生怕出现些许的误差,眼睛眨也不眨地直盯住卢柄犊手中的标尺,直到结构件组合体紧密地被焊接牢后,才敢用手抹一把脸,擦擦汗水。大家不间断地忙了整整6个多小时,直到外场天黑前,这批项目的全部拼装工作才告结束。大家此时深深地长吁了一口气,个个瘫坐在地上。
  “我们今天可经受了空中直晒、地面热蒸的双重考验,这种仿佛在“蒸笼”里的作业,还真别有一番滋味呀!”卢柄犊在一口气把一瓶盐汽水咕嘟咕嘟灌下肚后,打趣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