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交新闻->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

决战冬奥“竞赛场”

   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8日
  一公局集团、二航局、中交路建参建的延崇高速公路全长约113.7公里,是2022年冬奥会北京市联通崇礼赛区的公路主通道。项目通车后,将解决北京冬奥场馆到崇礼场馆的通行问题,车程从4小时缩短至1小时。   
  “浴水”奋战打造品质工程   
  2019年10月,大山深处,一公局集团松山隧道建设者们正夜以继日地奋战着。一公局集团承建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段和北京段两个标段的工程,主要工程为全长9200米的松山隧道,合同额约14亿元。   
  松山隧道进口位于北京延庆区,出口位于河北省怀来县,一条隧道连接两地,也是华北地区在建的最长隧道。施工过程中,多个掌子面同时掘进,隧道涌水量大,地质情况复杂,围岩变化频繁。   
  在松山隧道河北段,幽深的隧道内机械声轰鸣,施工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过膝雨靴、雨衣、安全帽和防尘口罩是施工人员必须的装备。   
  “隧道围岩变化频繁,施工到现在已经累计变更上百次了。开挖组织难度大,突泥突水经常发生,”项目书记胡守文说。“隧道掌子面每天涌水量超过3万方,河北段隧道是反坡施工,涌水汇集到施工面,如果不及时排水,仅一个多小时,积水就会达到2米深,淹到掌子面,无法施工。”   
  项目部建立了三级泵站排水系统,通过斜井将积水排到洞外,解决了积水难题。虽然排水问题解决了,但是掌子面的水从洞顶流下来,如水帘洞一般,涌水寒气逼人,建设者们在洞里作业,即使穿着雨衣,每人每天都要换3套衣服。   
  为了尽可能减少涌水、突泥、塌方,项目多次邀请隧道地质水文专家进行咨询论证,用地质雷达超前预报,采用封闭施工面泵送混凝土、超前大管棚、帷幕注浆等预加固手段,进行超前加固,成功解决了涌水、突泥等难题。 
  松山隧道北京段的隧道监控中心内,电脑显示屏上清晰地显示着隧道内的动态。项目运用BIM、大数据技术辅助隧道施工,使其管理过程可视化、信息化与智能化。“项目的监控中心与一公局集团公司的监控中心联网,实时监控隧道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达到综合管控信息化,”项目负责人汤智力介绍说:“只需打开手机APP,就能看到隧道施工状态,实现对施工安全质量的全方位管控。”   
  在掌子面,两台形似“变形金刚”的超大型设备正在进行钻孔作业。“这是引进的三臂凿岩台车,整条隧道共有4台这样的凿岩台车。作业时,台车操作手距离掌子面大概有12米远,施工人数由9人减少到4人,双机作业每循环仅用时2小时20分左右,比人工钻爆节约1.5小时,提高了作业工效,也提高了安全系数。”汤智力介绍道。   
  松山隧道施工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三臂凿岩台车与项目引进的湿喷机械手、三臂拱架安装台车、自动挂布台车、电缆沟台车、新型二衬台车、自动喷淋养生台车以及自行式液压栈桥等机械设备,被称为“八台套”。其中,新型二衬养护台车有效提高了二衬混凝土浇筑的实体质量和外观质量,减少了操作人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和安全风险。   
  隧道外钢结构加工中心内干净整洁、生产有序。偌大的厂区只需要4个工人作业。汤智力介绍,整个钢结构中心设置三条标准化生产线,全部配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设备。比如焊网机器人,只需配备一个工人,手持扫码机扫描含有生产信息的二维码,设备就可自动化生产,工效能达到传统焊接方式的3倍以上,施工工艺完全标准化。   
  在工地上,智能监控门禁系统提醒这是施工重地,门口的电子门禁需要特殊密码才能通行。项目总工康志宇介绍,通行特殊密码有两个,一是人脸,另外一个就是安全帽,验证之后才能通过门禁走进工地施工区。安全帽内安装了智能芯片,它不仅能显示个人信息,还有就是作业人员进入隧道后,监控中心的电脑上就能显示人员所在的位置。此外,识别卡上安装了人员紧急报警装置,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按下报警装置,监控中心就能收到并迅速做出反应。   
  在隧道内,即可打开手机联网的气体扬尘监测系统、气体粉尘检测系统,上面实时显示着工地上的PM值,扬尘及噪音数据。据工区安全负责人介绍,一旦监测到扬尘数据超过阈值,就会“唤醒”自动喷淋装置,喷洒水雾进行降尘,噪音及烟雾浓度超标,也会发出警示。   
  延崇高速是首条全线运用BIM技术的高速公路。BIM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项目建设、管理、运营、维护的可视化、精细化、流程化、标准化、一体化管理。只需在电脑端打开BIM系统、轻点鼠标就能看到松山特长隧道的施工状态,传达现场安全质量问题,根据问题优化设计图纸,将施工中的重难点进行“特写”,使得交底主次更明确。   
  铸造北京冬奥会优质工程   
  2019年世园会是北京承办的最高级别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妫水河位于世园会园区东侧,是延崇高速建设北京段的必经之地。   
  中交路建承建的妫水河隧道全长2044米,是北方地区首次以高速公路形式下穿现状河道的工程,集高速公路、市政、水务于一体。中交路建在建设之初就确定了“地平+明挖”下穿河道的隧道施工方案,全力保护妫水河周边生态环境及世园会园区景观。   
  妫水河隧道在世园会开幕之前必须交工。面对工期从22个月锐减到14个月,平均每月需完成产值7500万元以上,日均浇筑混凝土高达1000方的巨大压力,项目紧锣密鼓地进入了大会战,多措并举加快施工,包括在提高机械化水平的基础上合理增加施工队伍,改进施工工艺,缩短工艺技术间歇时间,开展“微创新”活动;调整施工任务,倒排施工计划,加大对施工队伍的奖罚;编制《冬季施工专项方案》,采用综合蓄热法、暖棚法等,充分利用冬季有效施工时间。   
  妫水河隧道不同于以往公路“新奥法”复合式衬砌施工隧道,基坑采用明挖法施工,隧道主体为闭合框架+U型槽结构,类似于市政与高速公路结合工程。工程涉及领域广、环节多,可借鉴案例及成熟技术少,需做大量的技术摸索和创新。   
  项目初建就成立了技术管理小组,将BIM应用到项目临建、主体工程施工全过程,辅助工程量复核、可视化技术交底等,并引进大批新技术、新工艺。其中妫水河隧道主体结构采用“移动式自撑单侧支架及模板体系”,引进了既能适应地质成孔,又能有效扩散满足桩径的“高压旋喷搅拌”工艺,解决土体标准贯入度大,渗透系数小的现状的难题。   
  妫水河隧道建设充分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融景于路,融路于景,展现出科技、创新、绿色内涵,赢得了途经游客的赞赏。   
  攻坚克难力争上游   
  由二航局承建的延崇高速河北段地处高寒区,冬季持续时间长,最大积雪深度1.5米,最大冻土深度1.93米,积雪期长达150多天,有效工期只有18个月。项目部以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致力于打造优质、精品工程。   
  二航局承建的标段全长5.6公里,其中棋盘梁隧道约占4公里长。2017年9月1日,项目部接到通知,隧道斜井设计位置与冬奥赛场建设发生冲突,必须进行位置变更。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变更后的斜井位置调整至隧道出口3.8公里处,尽管作业面仍是三个,但其中一面只有100米的施工任务,这相当于将原来计划的三个作业面缩减至两个,工期压力倍增。斜井变更带来的巨大工期压力,冬季施工势在必行,项目需要在长期零下20摄氏度的寒冷气候条件下施工作业。    2017年秋,天气越来越冷,项目部组织商讨冬施方案,成立了冬季施工领导小组,从道路保障,材料储备,冬季供暖等方方面面,超前谋划、严格把关,迅速落实部署,为冬季施工做足了准备。   
  项目在隧道出口通往搅拌站的上山便道上修建了千米绿色廊道,雨季遮雨、冬季防雪。搅拌站采用了全封闭加保温板的设计,料仓底部铺上了地暖,墙上均布设了暖气管道,建起了绿色环保的燃气锅炉站。   
  而冬季施工材料保供最为关键,特别是长达5个月的冬季河砂停工期,更是项目冬季施工的咽喉要处。物资部部长段玖伟一到岗,就着手开始储备冬季施工的河砂。一个多月里,他东奔西走,终于在第一场大雪前备齐了所有材料。   
  施工过程中,地面上深达三尺的泥浆水,让人寸步难行,冰冷刺骨的水滴,也不时顺着雨衣流向遮不住的脖子,慢慢浸透了作业人员的身体,一出隧道很快就结成了冰。但是建设者却没有退缩,原计划25天完成的隧道抢险工作,提前10天就顺利完成。   
  延崇高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大交通保障项目,被列入“全国第一批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工程”,是国家冬奥组委、交通运输部的“一号工程”。中交人克服山区施工难度大、工期关门压力大、国际工程影响大等因素,为冬奥会打造品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