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交新闻->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

智造斯里兰卡“未来之城”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1日
  4月7日,正在斯里兰卡进行访问的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专程来到中国交建科伦坡港口城项目视察。中国交建董事长刘起涛及相关负责人陪同视察。俞正声在项目部远眺施工现场,广航局挖泥船“浚洋1”等作业船舶鸣笛致敬,声音响彻科伦坡上空。
  作为斯里兰卡迄今为止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港口城项目将为科伦坡再造一个全新的CBD,当地的人们习惯把它称作承载斯里兰卡发展希望的“未来之城”。
十年梦想一朝圆
  “项目计划5到8年初步规模,20到25年全部建设完成,可以为当地创造超过8万3千个就业机会,建成后可供约27万人居住生活,将极大提升科伦坡的城市地位,满足斯里兰卡人民日益增长的工作和生活需求。”中国港湾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公司总经理江厚亮介绍说。
  早在2004年,斯里兰卡总理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就提出了“大西部省”的规划构想,而科伦坡港口城,正是这一规划的关键。
  遗憾的是,由于斯里兰卡战乱不断、政权更迭,项目一直未能进入实质阶段。直到2014年9月16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时任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的见证下,中国交建与斯里兰卡港口公路部正式签署特许权协议,斯里兰卡十几年没能实现的国家梦想,最终落在了中国交建的肩膀上。
  斯里兰卡西部大都市部城市规划局副局长费尔南多曾这样对中国媒体说:“与中国交建合作建设港口城,是斯里兰卡政府做出的一个正确选择,这将使斯里兰卡长期受益。 ”他表示,斯里兰卡政府将在港口城内建设南亚地区独一无二的金融商业中心,使斯里兰卡成为印度洋地区重要的经济活动中心之一,成为连接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区的重要经济纽带。
  如今,港口城的填海造地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建设中的防波堤即将合龙,大型石料被车、船运进现场,抛填到指定海域;陆域形成的施工现场内,亚洲最大的耙吸式疏浚船“浚洋1”正在进行吹填作业,船头喷出的一道巨大“彩虹” ,在空中划出完美弧线后落向近岸,新陆域向海中一点点延伸,沧海正在变大地。
毫米级的高科技
  在港口城防波堤施工阶段,如果按照传统水工盲装作业方法,施工质量控制精度低等问题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如果水下施工可以像在陆域施工一样,看得见、摸得着,就不会有理坡不平、扭王块安放精度低的问题了。 ”技术主管冯宇子望着眼前的大海感叹着。项目经理曹剑林听到后本能地抓住敏感点,心中接连问了自己三个问题:为什么不能看见?如何才能看见?看见了又如何满足施工要求?
  本着“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四航局的建设者们立即行动起来,“大家一定要转变工作思路,全力以赴对待此次工艺技术革新,让我们的技术攻关力量在印度洋上绽放光芒。”曹剑林在施工动员会上鼓励员工。
  团队的智慧是无穷的,专项课题小组加班加点,通过反复的类比论证,不断建模推演,终于研发出了在国内尚属首例的防波堤施工工艺——可视化防波堤理坡工艺。该工艺利用GPS、水下高清摄像头、声纳等多种探测仪器,克服海水浑浊、水深光暗等系列难题,让水下施工清晰可见;运用“计算机+GPS”自动定位系统,改变传统测量定位方法;给施工机具安装自动化液压手臂,组装传感器,使得施工调整精度以毫米计;导入施工CAD图纸,智能跟踪实时动态调整安装姿态。
  “这比在陆上施工更加方便、精准,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安排潜水员下水了!”技术主管小冯兴奋地说。一旁的荷兰专家也竖起大拇指惊叹:“这种毫米级的精度控制,绝对是完美的海上建筑工艺品! ”全方位监控、全角度调整、全自动化安放,可视化防波堤理坡工艺的应用,不仅打破传统水下施工方法的桎梏,迎来全新的施工工艺革新,更极大提高了施工生产效率,降低水下作业安全风险,提高施工生产自动化水平,树立水下施工建设的标杆,让中国工程名扬南亚。
“彩虹”彰显环保智慧
  科伦坡港口城项目东面正对斯里兰卡国家议会院、国家银行中心等重要建筑群,周边还分布着多座星级酒店,因此,项目部树立了严格的环保意识,确保所有施工作业都符合斯里兰卡环保要求。
  船舶在吹填区施工时会产生水上漂浮物,造成水体浑浊,在风浪的影响下,还可能漂到附近水域,影响当地旅游及环境。为消除隐患,项目部决定安装水上防污帘,将船舶施工水域围避起来,形成一道“水上围墙” ,阻止泡沫物飘向附近水域。一位业主工程师对此赞赏道:“在我看来,这道‘水上围墙’就是借鉴了你们中国长城的智慧,保护着港口城的美丽景色!”
  一次,负责后勤的老陈上岸买菜补给,途中发现购物袋上沾满了船舶虹吹施工所产生的含泥水雾。“我们是来搞建设的,可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老陈十分清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立即将问题反映到了项目部。“近海项目风向多变,看来之前的预防措施还要加码! ”广航局项目经理刘志立即下令停止船舶虹喷施工,改为直抛作业,并带人到现场观测风力,根据现场风向以及风力情况,设计船舶虹吹距离、虹吹角度及位置,安排人员到现场跟踪观测,并在成陆侧安装防尘网。及时的应对处理措施,让周边的星级酒店及政府部门对项目赞赏有加。
“少将公关经理”
  2016年8月,当来自中国广州南沙港的18艘大型货轮顺利靠岸,鸣笛声响彻码头时,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复工后首批大规模物资设备的远洋输送顺利实现。而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桑那斯。
  斯里兰卡内战时期少将、国家战时新闻发言人、海军某高级将领,这些光环让桑那斯显得无比神秘。“我是桑那斯,是中国港湾科伦坡港口城项目的公关经理,目前主要负责项目对外关系协调、物资设备转运联系、国际航运协调等工作。 ”这是桑那斯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自我介绍。
  18艘大型货轮的成功靠泊卸货,正是桑那斯积极同斯里兰卡港务局沟通的结果。桑那斯的努力,有效加快了审批流程,保障了港口城项目复工所需的物资设备补充。此外,桑那斯还带领公关团队,积极沟通协调港口城船舶的航行及施工许可,为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桑那斯是项目全面推行国际化人才管理模式、实施本土化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现在的科伦坡港口城项目,中外人员比例超过1 : 8,像桑那斯一样为项目建设发挥智慧和力量的当地员工数不胜数:项目副经理肖德勒组织当地媒体走进项目工地,向当地传递港口城项目正能量;安全工程师克萨那融合中斯安全环保法规要求,保障项目安全环保工作合法合规。国际化步伐的迈进,本土化管理的深入,不仅推进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也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工程建设人才,更让企业在斯里兰卡扎根融入,血肉相连。
  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易先良曾对媒体表示,当前斯里兰卡致力于将自身打造为印度洋航运、金融和物流中心,这一战略同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有诸多契合点,中斯正不断加强战略对接,为共建“一带一路”通力合作。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标杆,港口城项目投资额度大、技术水平高,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对接项目,将带动中国资金、技术和管理方式等走向世界,扩大全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