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交新闻->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

近看中国工程奇迹,唯折服与震撼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31日
  近些年来,在全球各地,由中国建成或正在修建的基础设施,规模前所未有,中国基建的质量和高效也令世界刮目相看。苏通大桥、沪通大桥、洋山港码头四期和振华重工长兴岛基地……一个个“世界之最”让人震撼,而这些大工程书写的正是中国工人的拼搏精神及“中国制造”的魅力。
“筷子插豆腐”成就“四最”大桥
  “不管你喜欢与否,当下土木工程建筑水准最高的国度是中国。在那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不久前成为地球上第二高的建筑。然而,更吸引人们目光的是全长1088米的苏通大桥……”
  这是美国科技类杂志《大众机械》 2009年底对江苏苏通大桥的描述。次年3月,苏通大桥成功获得美国土木工程协会年度“土木工程杰出成就奖” ,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工程。
  能获此殊荣,关键在于苏通大桥有“四最” :最长跨度、最高桥塔、最长斜拉索和最大规模群桩基础。
  大桥施工到底有多难?斜拉索桥的最大跨径不能超过900米,这曾是国际桥梁学界的共识。然而,苏通大桥却突破了“不可能” ,达到1088米。
  曾参与大桥几大项目建设的中交二航局建设者周明生讲述了“筷子插在豆腐上”的攻坚故事。由于水流湍急,土质松软,如何进行工程量巨大的桩基群桩基础施工成了大难题,建设者们把131根长约120米、直径2 . 5米至2 . 8米的群桩扎在水下,托起1个足球场大、 6层楼高、体积6万立方米的钢筋混凝土主塔承台。最终,钻孔桩在软土上牢牢地扎下了根,这个过程如同“筷子插在豆腐上” 。
  “苏通大桥其实是中国制造能力升级的具体体现,当时设计大桥需要满足两艘5万吨集装箱货轮的相向通行。 ”中交二航局员工焦贤模说:“无论是通航需求还是大桥建筑要求,这些都是中国制造能力的升级。 ”
“这个时代,造桥要讲精品”
  沪通公铁两用桥工程所用钢材量约48万吨,那是多少呢?相当于68座埃菲尔铁塔或12个鸟巢。
  “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桥梁”是沪通大桥的标签,大桥上层为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四线铁路。世界桥梁跨度最大的俄罗斯岛大桥,中央跨度达1104米,比沪通大桥跨度长十几米,但它只是公路桥,因此荷载量远不如沪通大桥。
  “沪通大桥要成为精品桥梁的代表。我们要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民的造桥能力,树立百年桥梁的品牌。 ”中交二航局沪通大桥项目经理杨志德说。杨主持修建了14座长江大桥,有“桥星”之称,谈到这些年的修桥感想,他说:“中国的造桥技术与能力已经领先世界,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把桥建起来能通车就行,我们这个时代,造桥要讲精品。”
  沪通大桥全长11072米,其工程规模之大,施工难度之大,创造了世界桥梁和中国桥梁建设的多个“之最” ,代表着当前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
  今年1月21日,大桥天生港航道桥胜利合龙,合龙精度控制在毫米级。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沪通大桥将成就更多一小时经济圈。
洋山港无人码头,从中国“制造”到“智造”
  “与之前的三期码头相比,智能化是四期最大的特点。 ”洋山港四期总设计师刘广红说。
  记者一行看到正在同时装卸两个集装箱的岸桥是无人操作,负责运输货物的平板车靠埋在地下的磁钉读取地理信息,并自动导引车辆在目的地之间穿梭。“现阶段我们还在调试之中,预计可以减少70 %的装卸工人,效率则可以提高30 %,每小时传输目标可达到400箱。 ”在刘广红看来,洋山港四期码头极有推广意义,“它不只是一个码头的效应,所带动的是整个装备制造业、整个信息系统,是从‘制造’走向‘智造’的标志。”
  中国是航运大国,掌握大型、超大型专业化码头建设能力和成套技术,在全球货物吞吐量排名前10的港口中,中国有8个,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的港口中,中国有7个。
  因为有洋山港的支撑,上海港自2010年起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
“起重机万国博览会”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国起重机下鼓励美国制造” ,几年前曾在网络上疯传的一段趣事,这一次被走访振华重工长兴岛基地的大V们旧事重提。
  走在基地园区内,看到一排排刷有不同颜色的起重机。工作人员自豪地说:“我们这儿又称起重机万国博览会。你们看,白色的起重机要运往加拿大,浅蓝色的要运往哥斯达黎加,那边要运往哥伦比亚和印度。一台岸桥约有3000多个零部件,全部都是国产。”
  据介绍,振华重工的港机份额连续18年占据全球市场第一。其中,七成订单来自海外,欧美码头90 %以上使用的是振华重工的机械。“大国重器” ,很多网友选择这个词来形容以振华重工为代表的“中国制造”。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刘启中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公司一直在提倡创新,致力于研究最新技术。公司成立后的前几年,我们通常会观察外国人怎么做,慢慢地发现,他们也在观察我们怎么做,多年来在技术方面的革新,让我们不知不觉超越对手。振华公司生产的每台设备都是按照用户定制,有2000多位工程师专心于做这样的工作,很多西方公司并不愿支付这个成本。”
  振华重工的市场开拓路线实际上是先国外、后国内的“逆袭” 。对于无可匹敌的业绩,刘启中谦逊地说是机缘巧合,是美国等具备话语权的国家帮助振华进入了全世界。不过,他更加强调:“对用户负责是赢得回头客的重要条件,凡是有码头的国家,我们希望就要有振华重工的起重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