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交新闻->人文
人文

“春”风送暖入“桃源”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6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当地处北半球的炎黄子孙正写着春联,贴着福字,包着饺子,在严冬岁末为迎接新春,做着忙碌的准备时,地球另一端南美大陆的委内瑞拉此时还是炎炎盛夏,世界第五大河奥里诺科河自帕里马山脉奔流而下横亘其间。
  河畔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寨,十户人家常年居住在非常简陋的木屋里。与其说是屋,还不如说是棚。因为它的四壁既不能遮风挡雨,又没有生活家具可用,既不通电,也不供水。人们就地取材,临木采果,临江捕鱼,一切都保持着原始的自然味道。
  说他们是渔民也不完全是,因为他们没有专业的渔具,只采用最简单的捕捞方式,生产工具极为简单。人们一般白天出去打渔或摘取果实,晚上则靠着篝火获取光源,同时防御野兽,每户人家都有六七个小孩。这样一个小寨,在漫长的岁月中成为一片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安宁生活的背后,亦是数个世纪一成不变的孤寂。如今,“桃源”中的人想要走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而中国疏浚船的出现恰逢其时。
  上航局“新海牛”轮施工区域恰好在他们居住的水域附近,疏浚船舶来到这附近施工的几天,寨子里渐渐热闹了起来。
  “可以用我们的鱼和水果跟你们换些东西吗? ”当地寨民席尔瓦在短暂观察后主动过来与我们搭话。
  从翻译的介绍中我们得知,现金对远离城市、生活在荒野的他们来说只是无用的废纸,他们的生活还停留在“以物易物”的原始社会阶段,吃穿用才是他们此时最迫切的需求。
  “当然可以,非常欢迎。”船长谢宇诚挚地回应道。
  仿若从我们的回应中汲取到力量,接下来的几天,他们捞鱼摘果子的热情似乎也空前高涨起来。他们靠着小舢板,三五结队地将新鲜的鱼和水果源源不断地运过来,再带着他们或是觉得急需,或是觉得新奇的面包、可乐、洗衣粉、T恤等食品、生活用品兴高采烈,满载而归。船员谷祥瑞还为他们送出了一份特殊的春节礼物——大红福字和中国结,传递中国温暖。
  “我们给对方带来收获与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新鲜与充足的补给,何乐而不为?”谷祥瑞笑道。
  南美“桃源”,“春”风送暖,代表着友谊的“互助交换”,在一派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中,冲破了语言与文化的界限与阻隔。在物物交换中,中国船员见证着两国人民友谊的深厚与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