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题页->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人工鱼礁堆起海底生态渔场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4日

  傍晚的青岛即墨海域,天渐渐黑了下来,海面逐渐隐没在夜色里,一航局国信海洋牧场项目的建设者们正在投放最后一块人工鱼礁,礁体顺着洋流,沉入到30多米深的海底。过不了多久,这片由4000块人工鱼礁构成的海底生态渔场,将成为各类海洋生物繁衍生息的“海底乐园”。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人类不断扩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近海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或多或少都遭到了破坏,为了改善与修复青岛沿海海域生态环境,助推青岛海洋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国信海洋牧场项目应运而生。“给鱼虾建一个‘新家’,这工作有意义,但一步一个关卡,一点也不轻松。”项目副经理王钦雷回忆着项目建设的过往。

  海底环境相较内河水域更为复杂,对于人工鱼礁的要求也更高。为了更好地还原海底生态环境,项目部与设计方一道,从空间利用率和经济实用性等角度对每块人工鱼礁进行多番论证,最终确定了长2米、表面有八边形开孔中间镂空的正方体造型。每块人工鱼礁都必须严格经过模板浇筑、整平除污、打磨刷漆等步骤,只有足够平整光滑、坚固耐用,“海底乐园”才能成为海洋生物的真正“乐园”。

  “万万没想到,混凝土浇筑就成了一道坎儿。”王钦雷介绍。项目部在预制礁体时,定制的礁体模板由于内部镂空,且模板拼接层级较多,出现了浮力过大、内膜不紧的情况,导致浇筑不够匀称,这样不仅造成混凝土大量外溢徒增成本,拆除模板后还会在礁体表面留下一块块黑色的“蜂窝”。对此,项目团队在模板底部加装了2道抗浮模杆,情况有所好转,但星星点点的“蜂窝”依旧存在。“一点问题都不能出错,每块鱼礁都必须质量过硬。”在反复测算和试验后,新的浇筑方案初见雏形,项目团队决定使用手拉葫芦对模板的内外膜进一步拉紧,同时研发一款新的浇筑“斗篷”,让混凝土顺着“斗篷”流进模板,保证精准落料,大大提升了浇筑质量和效率,表面的“蜂窝”现象也彻底消失。

  投放人工鱼礁,既要保证投放精度,也要实现安全“着陆”。预制好的礁体距海岸56海里,需要历经8个多小时的运输才能抵达施工海域。“海上施工主要依靠经纬度来定位,目前大部分船舶的定位范围只能精确到十几米,但我们这艘船能够精确到米级。”抛石班长朱国垒介绍,“运输船靠泊后,还会与测量船的测量数据二次校对,以此达到‘双保险’。”

  风浪和洋流的变化也会影响到鱼礁的“入海之旅”。投放过程中,技术人员使用数字化自动测探系统,对海况和水流进行监测,快速形成水下地形图,观察礁体下水状态,并适时调整投放速度和角度,保证顺利“着陆”。“任何大速度的洋流都会影响到礁体的最终沉放位置。”施工员刘东补充道。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投放后,潜水员还要下水检查鱼礁的落地和损坏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必须重新投放。

  今年6月,这片“海底乐园”已建设完毕。“施工时,我们还看到了鲸鱼和海豚在施工区域游弋。”回忆起参建经历,建设者们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