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首页>交通建设报>第四版
查看全部期刊
精彩内容

我的旅顺情结

崔旭生

站在旅顺新港扩建工地上,温柔的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扑面而来,熟悉中带着几分陌生。不远处,机械低吼着,像一头巨兽在薄暮里喘息。目光掠过喧嚣的工地投向远处,当年安家的那栋小楼在暮色中轮廓模糊,恍如隔世。我离开这方土地已逾十载,未曾料想,命运之舟载我重回梦开始的地方——旅顺新港扩建工程再次擂响战鼓。

2002年夏天,青涩尚未褪尽,我怀揣着梦想,一脚踏进了一航局三公司的大门。人生的第一个坐标,便锚定在了大窑湾港那片充满希望的海岸线上。海上漂泊的日子刻骨铭心:甲板是摇晃的舞台,海浪是永不停歇的鼓点,日日夜夜,海风蚀刻着年轻的脸庞,也一点点渗入灵魂,像盐分渗入钢铁。后来,我的足迹便沿着这漫长的海岸线深深浅浅地拓展开来:鲇鱼湾港、黄骅港、北良港、大连星海湾大桥、大连湾海底隧道……旅顺中远船坞的兴建尤其让我难忘,那些浸透汗水的日夜时刻牵扯着我的记忆。彼时正值妻子临产,我常常奔波于轰鸣的工地与医院之间,疲惫与焦灼交织成网。2008年,当儿子第一声啼哭穿破产房寂静时,我正从工地匆匆赶回,满身尘土,竟不知自己脸上是汗水还是泪水。那一刻,机器的轰鸣与婴儿的啼哭缠绕,在我心头生出一种奇异又踏实的暖意。

后来,我们便在这片海风的见证下,在旅顺新港安顿下了第一个家,忘不了自己装修的疲惫和喜悦。每当推开家门,孩子的笑脸与窗外船坞的灯火便同时映入眼帘,那是家的温暖与事业的责任在咫尺间互相映照。随着孩子长大,家也几经辗转:从新港到旅顺城区,又从旅顺迁至大连市内。每一次搬迁,都像从生命之树上剥下一层皮肉,总有眷恋与不舍。我依旧在工地上奔波,星海湾跨海大桥如长虹卧波,大连湾海底隧道似潜龙入渊,钢筋水泥成了我延伸的血脉,汗水与荣誉亦交相辉映:公司首席员工、优秀党务工作者……它们不仅是锦旗奖状,更是岁月打磨后,生命呈现出的厚重底色。

如今,我又回到了旅顺新港。扩建工地上,海风依旧凛冽如刀,然而它刮过面颊,却勾起一种久别重逢的亲切。作为项目党支部书记的我回望,二十载光阴似箭,竟已从当年那个初出茅庐、惶惑立于船头的青年,一路跋涉至此。每一次岗位调整,每一处工地辗转,皆如无声而坚定的基石,默默垒起我生命的高度。那些曾经一起挥汗如雨的伙伴,那些在图纸与浪潮间奔忙的日子,那些将青春与热爱一并浇注进混凝土的执着,如潮水般重新涌上心头,它们未曾随岁月而褪色,反而在旅顺港的海风里,愈发显出金子般的光泽。

此刻,恰逢一航局八十周年华诞。抚今追昔,这八十载基业长河里,由多少如我这样平凡的血肉之躯所汇成?我们散作满天星斗,各自在工地上点燃微光;聚则成燎原之火,照亮了共和国基建的壮阔版图。

海风依旧扑面,带着咸腥气息,仿佛要将我的身影揉进这港口的暮色中。我凝望着远处那栋曾盛满年轻欢笑的小楼,又俯视眼前这片轰鸣不止的扩建工地,新与旧,在此刻撞个满怀,宛如我生命的两岸终于在此合拢,筑成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作者单位:一航局)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