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也不能少
本报通讯员 王盛达 王晓辉
“我家枣林村发大水,十几户村民被困!”7月28日,一航局宿连航道军屯河枢纽项目刚刚完成防汛措施加固,当地员工隋玉坤的一句话,让大家稍稍轻松下来的神经又一次紧绷。
受持续强降雨和上游洪峰影响,项目驻地江苏宿迁地区受汛影响较大,由于枣林村地势较低,村庄严重积水,且村中年轻劳动力多外出务工,导致多户老幼被困。
“玉坤,咱们是央企,得承担责任,不能丢下一个人。”项目负责人贾兴立刻召集防汛抢险突击队。物料组准备水鞋、铁锹等用品;抢险组快速完成人员车辆集结。不到15分钟,5辆挖机、装载机就位,30名突击队员迅即出发。他们一路拓宽河道、灌溉沟渠,架设大型抽水设备,增加过水;一路在隋玉坤的带领下,赶往枣林村,转移受灾村民。
“村子被洪水包围,像海中一座孤岛。村民的家具都漂起来了。”贾兴回忆道。“挨家挨户敲门,不能丢下一个!”贾兴和突击队员们蹚着泥水,第一时间做好村民转移。正当撤离有序进行时,前方传来的哭声让大家紧张起来。“怎么了老乡,哪里受伤了吗?”贾兴循着哭声看到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原来这家人是当地贫困户,今年刚打下来的麦子已经有些泡水。“人先撤,麦子我们搬。”洪水还在上涨,贾兴带着突击队员手抬肩扛,趁着挖机还能正常开动,将被困村民们的粮食和贵重物品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正当大家想喘口气时,一通电话又让气氛紧张起来。“有位老乡说,村里有两位90岁高龄的独居老人可能被困。”此时,暴雨如注,水位几近齐腰,被困老人若无法及时转移,后果不堪设想。
“位置在哪里,马上过去。应急橡皮艇赶紧调过来。”贾兴等不及橡皮艇到位,紧急带着几位突击队员们,朝着村民指引的方向,蹚水而去。终于,在两位被困老人被找到的同时,橡皮艇及时到位,突击队员为两位老人做好防护措施后,将他们抱到了橡皮艇上安全撤离。“感谢你们把我们老两口救出来。”老人感激地说。
“成功转移全部受灾村民,一个也不少,我们正在返回。”8个小时的抢险顺利结束,凌晨2点,项目部微信群里的一句话,让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