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首页>交通建设报>第四版
查看全部期刊
精彩内容

与黄沙为伴的日子

本报通讯员 任浩琳 姚龙 费情花

王云飞又想起了沙漠里的那棵胡杨,孤零零的,却还是顽强地存活下来。

1400多个坚守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日日夜夜,超过300天与风沙的“战斗”,王云飞早已习惯了与黄沙为伴的日子。不知何时开始,那棵孤独的胡杨似乎与他有了共鸣,成为他的精神寄托。“我觉得,它的精神品格跟我们中交建设者很像,无畏无惧,傲立瀚海。”王云飞说。

中国交建新疆乌尉公路包PPP项目是国内在建最大的PPP项目,线路总长度1305公里。全长334公里的尉犁至且末公路是项目的重点控制性工程,是第三条穿越“死亡之海”的沙漠公路,也是整个项目施工条件最艰苦的段落之一。

王云飞是尉犁至且末公路工程的项目经理。他说,“整条路有307公里要穿越沙漠腹地,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挑战。”

2017年7月,一群年轻的中交建设者从五湖四海汇聚到塔克拉玛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的“瀚海孤烟”震撼着他们的心灵:高温、沙暴、强列的紫外线;没水、没电、没信号、无人烟的环境……“在这里建公路,简直是天方夜谭。”这是王云飞最初的想法。

第一次沙漠踏勘,王云飞已经记不清自己是怎么走出沙漠的。“当时气温是40度左右,但是进入沙漠,地表实际温度已经高达70度。”陷进鞋子里的沙子滚烫,几乎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把沙子倒出来;随身带的3瓶水很快喝完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向前走。后来每次进沙漠,他都会带上足够的水。

沙尘暴似乎成了“家常便饭”。沙尘暴说来就来,巨大的风,裹挟着坚硬的砂砾,一股脑地向人袭来,护目镜和口罩都不管用了。没有躲藏的地方,建设者只能背风蹲下,用衣服严严实实地遮住眼睛和口鼻,静静地等待沙尘暴过去,有的时候是一个小时,有的时候可能会更久。沙尘暴过后,建设者眼睛里、头发里、衣服里、耳朵里、口鼻里几乎都是沙子,每个人的身后都隆起一个小沙丘。“沙子吃得饭都不用吃了。”他们常开玩笑说。

当公路修筑到深入沙漠10公里处时,建设者发现了那颗孤独的、濒死的胡杨。干涸的树干弯曲着向天空延伸,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当时大家都很惋惜。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编织袋围在树的四周,把它保护起来,并定期浇水。”王云飞说。在建设者悉心呵护下,胡杨树竟竟然活了过来,茂盛翠绿的叶子透出生命的气息。

随着工程的进展,机械多了,人员多了,沙丘逐渐被推平,公路宛如“巨龙”一般,逐渐向沙漠腹地延伸。“胡杨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我们还是会时不时地回去看看它。一棵树都能在沙子里扎根,我们还怕啥困难。”王云飞说。

2020年9月,尉犁至且末公路沙基全线贯通,预计2022年5月正式通车,这条沙漠公路一定会让“死亡之海”焕发生机。

  

 

 

  

 

①2021年7月13日,新疆乌尉公路控制性工程巴什考贡特大桥穿山跃谷,顺利实现贯通,为公路全线贯通奠定基础。靳杰摄

②建设者们排队进行现场踏勘。远处原本垂危的胡杨树,也因为建设者们的精心呵护而焕发新生。 姚龙摄

③建设者在帐篷旁挖一个地窖,用来避暑、避风。 韩亮摄

④测量员们每天都要背着沉重的仪器在风沙中前行,每走一段路,就要停下来倒掉鞋子里滚烫的沙子。 金权培摄

⑤烈日下的建设者为了防止紫外线晒伤,不得不“全副武装”,由于天气炎热,每天都要备足饮水。 徐俊鹏摄

⑥项目台特玛湖施工现场水碧天蓝,为了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项目采取各种环保措施,确保不污染一寸净土。姚龙摄

⑦建设者们的营房虽然闷热,但却是他们辛勤工作之后休息的“港湾”。胡虎虎摄

⑧2020年5月,沙漠公路进入攻坚阶段,建设者们向高达70米的最大沙丘进军,经过日夜鏖战,顺利推平沙丘,沙漠公路如“巨龙”向远方延伸。 姚龙摄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