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首页>交通建设报>第四版
查看全部期刊
精彩内容

亚新去中国了

搅拌站管理人员胡志海(左)教亚新(右)搅拌机操作。 二航局供图

本报通讯员 王超 杜才良

“亚新去中国了!”这条爆炸性的消息在援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项目迅速传开,300余名外籍员工眼中满是羡慕和敬佩。而600余名中方员工一谈起这件事都不由得赞叹:“那小伙子不错!”

时光回转,2016年5月的一天,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19岁的孟加拉国青年亚新刚来马尔代夫。他顶着烈日,行走在车流不息的街头。凭着一句拗口的中文“我想学桥”,这个渴望知识的青年留在了中马友谊大桥项目部。

项目施工技术组安排电工班班长毛兴奎对他进行传帮带。他跟着中国师父学电路板构成,拆解需要维修的大小电器,学着用笔绘制电路图,冒着骄阳在桥上检查电路。

一日深夜,已经进入梦乡的亚新,突然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快!桥上有个配电柜被大风吹倒了。”毛兴奎急促地挂了电话。亚新迅速穿上衣服奔出门外,门外狂风呼啸,暴雨倾盆,密集的雨点打在身上生疼。亚新冲进配电室,迅速地拉断桥上总电源并挂上了“线路维修禁止合闸”的警示牌后,转身冲到桥上。

呼啸的风雨夹杂着涌浪的咆哮,像千军万马奔腾而至,不时有涌浪翻越过栈桥面。在“一二三”的口号声中,数百斤的配电柜慢慢回归原位。紧接着,亚新又跟着毛兴奎仔细检查线路,并将所有断裂脱落的电线全部更换修复。不知不觉,已是凌晨三点,雨终于停了,风小了,桥上的机器再次发出了轰鸣。

在马尔代夫高盐高湿环境下,空调受腐蚀很大,故障率很高,如果不能当天修好,员工们就要忍受高温,难以入眠。亚新在毛兴奎的带领下,认真钻研空调构造、原理,一点一滴摸索经验,不出一个月就能独立完成拆装和维修了。在高峰期,亚新一天维修八九台空调,不仅速度快,而且修得好。大家时常看到他顶着烈日在室外拆除空调机、背着电工包来去匆忙的身影。

工地布线,生活区修空调,前后场维修电机……渐渐地,亚新的技术越发娴熟,对新事物上手很快,而且勤奋刻苦。紧接着,亚新成了一个非常“抢手”的人。搅拌站管理员胡志海专门邀请亚新前来“深造”。电脑屏幕上的混凝土搅拌系统软件上的中文菜单让他感到一头雾水:水泥、粉煤灰、硅灰、外加剂等,每种原料都有一个特别的图标和调节按钮。为记住这些密密麻麻的内容,亚新一边听中国师父讲,一边用手机拍下来,翻译成孟加拉语逐个理解,并在下班后反复记忆,直到背得滚瓜烂熟。一段时间后,如何操控程序、下多少料、何时装车、何时罐满,他都能熟练把控,独当一面。

马尔代夫大桥建设期间,亚新已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施工班组长,开始负责引桥桥面板施工外籍员工的管理工作,薪资水平相比之前也增长了一倍。他常兴奋地说:“在这里好!中国的朋友们,很好!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能一直跟着中国师父继续建大桥。”

2018年3月,二航局首次评选优秀外籍员工,亚新光荣上榜。让亚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还获得一次去中国的机会。于是,亚新去中国了,领奖去了。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