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首页>交通建设报>第四版
查看全部期刊
精彩内容

“要对得起这片青山绿水”

本报通讯员 张朔寒 刘逍

大循高速公路所在地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源”“中华水塔”,这里生态环境脆弱。为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中交养护集团主动增加投资,避免大开大挖,因地制宜优化防护排水工程设计,本着“边施工、边恢复”的理念,及早启动边坡绿化和保护区植被恢复,以严格的环保、水保标准开展施工。

施工过程中,总承包项目经理部要求对生活污水做防渗处理,避免因渗漏造成的污染;施工废水则通过建立多级沉淀池来避免污染。特别是在大力加山隧道进口处,沉淀池足足有14级。总承包项目经理部还对各级沉淀池出水口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查检测,并与当地生态环保部门进行联合纠偏,保证环境保护始终处在可控范围内。

这14级的沉淀池,来源于总承包项目经理部的自揭“家丑”。建设伊始,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就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多样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在隧道洞口修建3级沉淀池、污水专管埋设排放、裸露的地表腐殖土实施人工绿化。尽管如此,有一次,张沙村牧民才旦家的牦牛因为大雪被困在了山中,误饮了隧道施工所建沉淀池的水,导致消化不良而死亡。这件事情得到了妥善处理,但是项目人员却无法安心。

于是,总承包项目经理部请来了水处理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修建了14级沉淀池。“我们不光要修路,更要对得起这片青山绿水。”中交养护集团临时党委书记、董事长崔玉萍说。经过这14级沉淀池的净化,大力加山隧道出口的污水,色度、浑浊度、重金属和细菌含量等各项指标均达标。

如今,白雪皑皑的大力加山间桥隧相连,蔚为壮观,新种植的乔灌木与原生态环境早已融为一体。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