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练“新兵”
本报通讯员 潘唯
“张弛,收拾下东西,明天我们要去平陆运河项目采风!”7月25日,三航局三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晓喻通知刚来党宣部轮岗的新员工张弛。这个消息让初来乍到的张弛既兴奋又紧张:“我这刚上岗的‘新兵’就要去参加‘阅兵’了,能行吗?”
浑身闯劲的张弛是一名文科生,今年大学毕业后加入三航局三公司,成为了一名政工干事。新员工培训期间,三公司精心设置的课程让她对公司主营业务、企业文化有了系统的了解。加上她性格活泼、勤奋好学,15天培训后,她被三公司党委宣传部选拔进部门轮岗见习。
初到部门,宣传“老兵”们的工作热情和专业给张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紧扣稿件主题,采访收集信息,刻画人物抓住最鲜明特点……张弛发现前辈们似乎总能迅速理清思路并着手开展工作,不由得心生佩服。
很快,张弛也迎来了入职后的第一个挑战:参与三公司在平陆运河航道9标举办的宣传系统结构化实战采风活动。此次采风围绕生产、技术、安全、质量等主题,组织了各项目的宣传人员在2天时间内进行现场采访,最后通过大纲汇报和小组协作组稿情况,评选出优秀作品,以此实现对公司宣传队伍的“阅兵”,检验宣传力量的整体水平。
虽然在入职培训时学习了宣传工作要点,但亲自上阵演练,还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采访和写作,张弛心里还是没底。为了帮助张弛,陈晓喻为她配备了1名经验丰富的宣传干事王璐琪,共同完成采访和组稿任务。
带着期许和鼓励,张弛来到了平陆运河航道9标,与前辈们同台竞技。起初,她所在的小组原打算采访项目总工程师王哲,深入报道项目自主研发的国内内河最大功率的箱型拼装结构双刀轮绞吸式挖泥船“泓禹浚07”号。张弛和王璐琪分工明确,由王璐琪采访,张弛负责记录并对采访内容进行梳理。然而汇报大纲的环节却给了她们当头一棒:打算报道的技术创新点已经被人挖掘过并成文发表了。
这意味着她们不得不更换主题。“别气馁,项目还有很多亮点值得宣传。”王璐琪安慰道。可一切归零就得分秒必争,她们重新拟定了采访主题,需要采访项目经理和协作队伍。于是王璐琪与张弛分头行动,张弛独自对协作队伍负责人何盼进行采访。
原本两个人的配合就此变成了一个人的战斗。刚开始采访时,张弛总是抓不住重点,眼看着1个小时过去了,本子记了一页又一页,但被访者介绍的,好像总不是自己需要的。她停顿了一会儿,重新理顺了采访思路,开始尝试引导采访对象。一旦话题跑偏,她便果断拉回主线,一旦有不解,她便接连追问。终于,她心满意足地在笔记本写下了密密麻麻的素材。
采访结束后,王璐琪看着张弛的笔记连连点头,并决定帮助张弛作为主笔撰写提交小组通讯——《“老带新”带活运河“方格子”》。最终,这篇稿件在评比中获得了三等奖。“‘新兵’不错哦!希望你用笔写出更多一线好故事。”看着手捧证书的张弛,陈晓喻笑着说道。
“获奖是意外之喜,比起学习理论,有压力的实战练兵更实打实地锻炼了我的业务能力。”张弛激动地说,“而且,以‘新兵’参加‘阅兵’的形式作为宣传工作的开篇,我感到十分荣幸。”
回到公司后,张弛还主动报名参加了三公司海外项目的面试。“我想有机会就要不断挑战自己,向更广阔的世界宣传我们的工程。”张弛信心满满地说道。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