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高原入职记
雷梦真
7月20日,在结束了为期6天的入职培训后,我从北京出发,奔赴一公局集团青海贵大高速2标项目,开启了人生崭新的征程。
我叫雷梦真,来自河南南阳,毕业于山东交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临行前,妈妈打电话反复叮嘱:“红景天要按时吃,那边海拔高,多注意休息。”我应和着,心里却五味杂陈。我深知,从生活了4年的山东济南去往位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的项目部,是海拔从60米至3000多米的跃升,也是我从校园走向职场的蜕变。
当飞机降落在西宁曹家堡机场,透过舷窗,我被眼前的美景震撼,湛蓝的天空下,低垂的云朵仿佛触手可及。我们18名新员工拖着行李走出机场,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紧张和期待。
“是新来的小伙伴们吧?”在机场出口处,3名身穿中交工作服的同事热情地上前询问,他们手里举着的欢迎牌上写着:中交一公局集团欢迎你。原来是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崔旭明带队迎接我们入职,他们主动接过行李,细心地了解我们的身体状况后,引导大家坐上前往项目的大巴车。
当车辆缓缓驶离西宁城区,窗外的景色逐渐从城市变为广袤草原。坐在前排的新员工陈思源突然指着窗外喊道:“快看!羊群!”我们凑近车窗,充满好奇地张望,只见白色羊群在草原上悠闲地吃草。“等你们安顿好了,我带你们去牧民家做客!”崔旭明的话让车厢里的气氛更加活跃起来。大家开始交流各自的情况,欢声笑语渐渐驱散了初来乍到的不安。
抵达项目部时,大厅里几位等候的同事立即迎了上来。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综合办主任王平平为我们端来了热腾腾的姜茶,并分发了高原生存指南。走进宿舍,加湿器和氧气瓶已摆放整齐。床头还贴着一张温馨提示:如有不适,请立即联系医务室。虽然长途坐车让我有些头晕,但这些周到的安排也让我倍感温暖。
第二天,项目部召开了新员工见面会,为我们量身选定了导师,并组织签订了导师带徒协议。我的师傅是项目副经理游洋,当天他就带着我到工区学习。到达工地,他先教我将安全帽、反光背心、劳保鞋等穿戴整齐,再带我熟悉施工现场,详细讲解各项安全规范。在隧道口,他特意停下脚步,为我演示模板测量的全过程。
“刻度要对齐边缘,视线要保持水平……”师傅耐心地纠正我的操作。经过1周的学习,我已能完成基础的质量检测工作。当第一次独立完成钢筋间距验收时,我的手心全是汗,心里也充满了成就感。
现在,我已逐渐适应了高原的工作生活节奏。从最初看不懂施工图,到现在能够独立完成测量验收,每一天都在成长。师傅常说:“在高原修路,要沉得住气。”这让我明白,做任何事都要稳扎稳打,每核对一个数据,也让我体会到这份职业需要的严谨态度。
晚上和妈妈视频时,她笑着说:“你比在家时精神多了!”我将镜头转向窗外巍峨的雪山:“妈,我在这里挺好的,项目上的领导同事们也对我很好……”挂断电话后,望着工地点点星光,我突然觉得特别踏实。
青海的风裹着青草香钻进窗缝,将工地的机械轰鸣、师傅的教诲、牧民家飘来的糌粑清香,混合酿成了这个盛夏最珍贵的记忆。那些初来时的忐忑不安,也都化作了成长路上最坚实的脚印。
(作者单位:一公局集团)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