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首页>交通建设报>第三版
查看全部期刊
精彩内容

工地“IP”助力安全生产

本报通讯员 田本灿

“高健程去62号隐患点负责安全管理。”说完,项目安全负责人王建龙便将安全员高健程的名字输到地图上62号网格内,网格内不仅标有安全管理人员,设备、技术、质量等方面管理人员的名字均位列其中。

一航局深圳市光明区存量排水设施提质增效项目主要对光明区年久失修的管道、暗涵进行修复清淤。项目修复区域面积高达106平方公里,作业点多达600余个,如果要把每个作业点巡查一遍,至少要一周时间。面对这样的局面,要想实现“管到每个工点、管到每台设备、管到每个工人”的安全管理目标,传统场站的管理方法显然并不可行。如何打通安全生产的最后一公里,成了项目团队最为头疼的难题。

“还有新进工人吗?麻烦到社区登记下。”一天,看着正在给新进工人登记的社区工作人员,王建龙来了灵感。近10年来,深圳市人口净流入高达700余万,政府能够做到精准管理到个人的关键之一便是网格化管理,无论是人口普查,还是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都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何不借鉴网格化管理进行安全管理?”王建龙把想法分享给团队成员,并得到了一致认可。

随即,项目团队找来施工图,将所有作业点划分为5条街道,每个街道再按照作业点划分为若干个地块,并进行编号,就如同赋予了固定的IP地址。接着,项目团队又对照风险分级管控原则,对各个地块进行风险辨识,按照红橙黄蓝的色彩依次标注风险等级,使风险情况清晰直观地呈现在地图上。

完成网格化风险辨识,相当于有了“作战地图”,接下来就要“部署兵力”。项目团队对现场人员分类别、职责、工种进行“IP地址设置”,其中领导班子按街道包保,肩负整条街道的安全管理职责;针对项目点多面广、安全管理人员数量有限的特点,项目部为安全员设置2个“IP地址”,分别对应1条街道和1个重点子项目;技术员则持有“末端IP地址”,在现场负责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如此管理人员就能覆盖到每一个工点。”王建龙说。

此外,项目团队还使用无线摄像头,为各工点配置“移动哨兵”,强化了公司与项目的两级管理。针对需要进入暗涵修复的隐患点,项目团队还引进了先进的管道机器人,对管道内部进行检查监测。“不仅如此,我们每周对现场进行检查评估,每月进行考评通报和奖惩,将责任和风险管控落到实处。”王建龙说。

网格化管理的应用,解决了大范围、多区域、开放式施工场地的安全管理难题,打通了安全管理的最后一公里。“现在,工程的危险辨识、人员组织、设备调动和管理可方便多了。”王建龙笑着说道。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