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首页>交通建设报>第三版
查看全部期刊
精彩内容

大洋彼岸的“孟”之队

本报通讯员 王静 潘祚声

“大家辛苦啦!”由中国港湾承建,一航局负责施工的阿尔及利亚斯基克达油气港改扩建工程现场,项目经理殷少军正在码头迎接从2号拖轮归来的孟加拉籍船长哈林一行。今天,他们独立操作拖轮,配合完成了M3泊位平台全部50根钢管桩的打设。

2020年2月,受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影响,部分施工船舶的国内船员无法到岗。虽然项目部紧急招收了一批属地船员,但依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如何破局,拥有更多合格的船员成为项目团队的首要工作。

“能不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引进人才呢?孟加拉国是人力资源出口大国,而且前几天孟加拉国刚刚恢复与阿尔及利亚通航,可以开始招聘孟籍船员补充力量。”副经理孙继通的建议让殷少军眼前一亮:“好主意!孟籍船员会说英语,和港务局、海岸警卫队沟通也没问题。”

很快,殷少军联系了一航局驻孟加拉国机构有关人员,在他们的帮助下,项目部顺利迎来了第一批共17名孟籍船员。可是他们基本只开过商船,对工程船舶了解较少,初次登上拖轮时,除了好奇,他们的眼神还有一丝紧张。

“大家不用担心,咱们有培养计划,先学习,再实操!”殷少军站在这群船员面前,传递着积极的信息。他清楚地知道,招收这批孟籍船员并不是要他们“打下手”,而是让他们尽快适应新岗位,能够独当一面。

为此,项目部制定了融合期“学习试岗”、见习期“帮带实训”、独立期“自主操纵”的“三步走”培训计划:融合期,中方船员对孟籍船员一对一进行“导师带徒”,先让他们了解船舶性能和岗位职责,一个月后,进行现场考核答辩,合格的船员将进入见习期。见习期,孟籍船员将在师父的带领下操作船舶,师父始终在徒弟旁边,做好实操技能答疑解惑。通过见习期考核,就能转为正式船员。

2021年2月,为了挽回疫情耽误的工期,项目部决定调整施工计划,海上抛石作业改为24小时施工,可是由于人员不足,2号拖轮怎么排班都缺少一个班组。船队负责人何俊峰见状向项目部推荐了5名孟籍船员。当听说要作为“代理船长”带领其他孟籍船员操纵拖轮时,哈林的脸上既兴奋又紧张。

“中国有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学会了钓鱼,才掌握了真本事。”看出哈林心事的殷少军鼓励道。其实哈林勤学好问,基本功扎实,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前期,我们会先安排你的师父跟船。”听到这个消息,哈林的紧张便全消除了。

于是,哈林和师父带着4名孟籍船员登上了2号拖轮,一想着师父就在身后,哈林自信地核对着各项数据,平稳地操纵,顺利完成了一次次抛石船拖航。如今,他已经正式通过了全部考核,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船长。在他的影响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孟籍船员转正,成为项目部的一员。

现在,项目部已有29名孟籍船员,还会陆续调遣更多的孟籍船员在此受训、成长。提到此次的阿尔及利亚之行,这支大洋彼岸的“孟”之队总会竖起大拇指说:“感谢中国朋友教会我们‘钓鱼’,我们愿意跟着中国朋友一起工作。”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