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范的“强迫症”
本报通讯员 管艳杰
“这个人脑壳儿里装的全是工程质量,每一个细节都要尽善尽美!”这是同事们对老范的一致评价。老范名叫范志宽,是四公局中交锦悦项目技术副总工程师,多年从事一线工作,让他养成了对工程质量始终如一的坚持。
中交锦悦房建项目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总建筑面积约9.72万平方米。“这里的轻微麻面是什么情况?”范志宽在一段已经完成混凝土浇筑的墙面前突然停下了脚步,施工队负责人张帆心虚地解释道,“范哥,我们都是按照要求做的。”听了这话,范志宽的脸色更黑了。麻面是混凝土局部出现小麻点的情况,虽然细微的麻面会对外观美感有些许影响,但在老范眼里就是个“大问题”。经过排查分析,原来是混凝土模板拼缝不严密导致浇筑时出现了少量漏浆,进而引起轻微麻面。
原因找到了,范志宽一方面责令张帆按照《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方案》立即整改,要求施工队重新用水泥砂浆抹平、打磨,直到表面平滑且色泽一致。另一方面,他带领技术人员设计新的浇筑模板,经过测算结构承载力、荷载试验后,一种方钢模板新鲜出炉,这种模板组装简单、不易变形、拼缝严密,不仅能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施工安全性也大大增加。新模板的投入使用,使得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优良标准,无需二次抹灰。“范哥的‘强迫症’从来都‘犯’在点子上。”一段时间的接触来下,张帆对范志宽佩服有加。
范志宽的“强迫症”不仅“犯”在工程质量的监管上,更体现在对工程品质钻研中。按照以往设计,建筑门窗周围的砌体大多采用空心砖等材料,但由于门窗安装时需要凿洞,可能破坏砌体结构的稳定性。“从外观到实体,一点侥幸心理都要不得。”说罢,范志宽便一头扎进了实验室。经过反复研讨,他决定在门窗周围使用现浇混凝土代替空心砖,可是一经试验,项目团队发现混凝土虽然强度满足要求,但是现场浇筑工序复杂,质量不易把控,一旦出现差错,就会导致砌体平整度不够,这让范志宽犯起了愁。
方案研讨会上,“既然现浇不行,要不试试预制混凝土?”项目经理李炜一语点醒了范志宽,预制混凝土把浇筑环节搬到了预制场,浇筑质量更易受控制。随即范志宽带领技术人员穿梭在工地上,测算尺寸,为整栋大楼相同尺寸的门窗定制了统一模板。预制混凝土投入使用后,不仅提高了砌体整体稳定性,还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工程整体观感良好,整个砌体施工更是亮点,上下错缝、砂浆饱满、接槎合理、墙面平整垂直。这点值得全市学习推广。”听到重庆市质量协会专家组对项目的评价后,范志宽开心地笑了起来。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