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首页>交通建设报>第三版
查看全部期刊
精彩内容

“概念菜”吃出幸福味

本报通讯员 吴亚琴 史朵朵

“听说今天食堂推出了‘苦中作乐’和‘奋勇争先’等菜品,一定要好好尝尝!”晚饭时间,三航局江苏南通如东海上风电项目部员工们快步走进食堂,顺着饭菜的香味围到了餐桌前,西红柿炒蛋、蒜泥小龙虾、红烧鱼……一道道美味佳肴映入眼帘,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南通如东海上风电项目部地处海滨,员工来自五湖四海,且大部分都是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他们经常出海作业,一去就是一个多月。“想要留住年轻人,首先得留住年轻人的胃,让员工生活更有滋味。”39岁皮肤黝黑的项目党支部书记蒋勇笑着说。为了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蒋勇将打造项目美食文化作为突破口,每周推出几道风电项目部员工专属“概念菜”。

当大家准备大快朵颐时,今年刚入职的员工黎海诚却一头雾水:“什么是‘苦中作乐’呀?”蒋勇指着一盘苦瓜炒肉沫解释道:“‘苦中作乐’是最符合我们项目文化特色的菜!你们在海上一呆就是一个多月,熬得像苦瓜一样,就盼着风机安装完成后,能好好吃一顿肉。”看着一知半解的黎海诚,蒋勇继续说:“倒不是船上没有肉吃,我们的后勤保障绝对到位。海上风电施工需要避开大风天气,在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施工,每个月的施工窗口期只有一周左右,大家都想尽快把风机安装完毕。活没干完,再好的肉也品不出滋味。”

一台海上风机,从装船运输到安装完毕,每个步骤都充满挑战。让它屹立在海上,项目团队需要协调各种设备、资源和人员,还要面对疾风骤雨的侵袭。风机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爬上爬下,徒手安装大量零配件,很多年轻员工手都磨出了老茧。由于远离陆地,电子设备接收不到信号,员工们只能用没有网络的电脑做报表,这是一种苦闷的状态。只有将一台台风机如期安装完成,看到叶片缓缓转动时,大家才又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了干劲,吃饭也有了滋味。

看着餐盘里披着“红色铠甲”的小龙虾,被整齐地摆成了一个圆形,技术员陈蓓蓓抢先介绍道,“这个菜叫‘奋勇争先’!你看这红红火火的虾头都朝着一个方向,像是在比学赶超似的,可不就是‘奋勇争先’嘛!”

这道菜让项目员工陷入了回忆。今年2月,在项目施工窗口期,由于市场上大型风电安装船紧俏,租赁难度较大,项目部仅剩一艘配有300吨固定吊和700吨履带吊的小型安装船。摆在项目团队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另辟蹊径使用小型安装船,要么等待大型安装船。“不能拖下去了,错过了这个窗口期,下一个就是三十多天以后了,我们要发挥奋勇争先的精神,把现有设备充分利用起来。”蒋勇立即带领项目团队展开攻坚,转变传统思路,通过优化施工作业次序,巧妙采用分体安装工艺,将风机机舱和轮毂分开吊装。针对机舱超重情况,项目团队采用在运输船上直接将机舱底座拆除再进行吊装的工艺,成功完成了5兆瓦风机的安装,还填补了国内5兆瓦机组单叶片吊装技术的空白。

随着一盘油汪汪的火腿焖金针菇摆到桌上时,项目员工的注意力再次被吸引。“它的名字叫‘加油,明天!’寓意着我们每一名风电项目建设者,要努力加油为祖国风电建设贡献力量!”蒋勇说完,食堂里响起了阵阵掌声。这些满满正能量的“概念菜”,蕴含了项目部对员工最朴实的关怀,在枯燥的外海作业之余,大家从一道道美食里品尝到了幸福的味道,也是最难忘的味道。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