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首页>交通建设报>第三版
查看全部期刊
精彩内容

中国首个填海造陆建成的机场

本报通讯员 王朝阁 国玲

1995年12月8日,中国首个由填海造陆建成的机场——澳门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交通部原部长黄镇东指出,澳门国际机场的建成,是中葡友好合作的象征,也是落实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战略构想,为澳门地区经济腾飞奠定基础的实际行动。

此前,澳门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1992年2月,澳门国际机场跑道区基础工程正式动工。广航局作为参建单位承担了清淤、填砂和覆盖耕植土等施工。

跑道区工程首要工作是清除淤泥。当时是雾天季节,施工工地涌浪大,有时浪峰高达1米以上,同时横流冲击对船舶施工也造成较大影响。“清淤、抛填基础工程工期短、任务重,客观条件几乎差到了极限。”时任澳门国际机场跑道区项目副总经理的梁培福回忆说。

1992年10月,项目部提出了“大干60天、抛沙300万、清淤400万”的行动口号。大量的清淤和吹填任务需要充分发挥挖泥船的工作效率,然而最容易拖后腿的是输泥管线的接驳问题。梁培福说:“当时最辛苦的就是管线队。他们需要用钢钎把直径近一米的钢管塞进橡皮套里,再一节节连起来。浮在海面上的管线因为涌浪飘忽不定,如果管线开脱,则需要再花费几个小时重新安装,费时又费力。”

为此,项目副总经理吴东晖想尽办法,创造了新工艺——把四条总长6000米的管线沉放入海底,在海面留出约四分之一的长度连接施工船舶。他亲自设计、带领管线队在现场对接。这种方法既消除了风大浪高、水流急条件下使用水上浮管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又节约了大量的浮筒、水上管和胶皮套。新工艺投入使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缓解了工程之急。

跑道区人工岛由于水深和靠近主航道,无法按照传统测量手段设立导标进行施工平面控制,再加上光线、天气的影响,施工船舶每天的施工时间极其有限。此时,由广航局设研院科研小组组长范强牵头研制的“疏浚工程电子图形监控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技术在项目部引起了巨大反响。每条船在哪里停留、在哪里施工,在岸上通过电子屏幕看得一清二楚。显示屏上还显示实时的挖泥过程,使得挖泥操作非常直观。在那个计算机都没有普及的年代,我们的疏浚技术可以说是完成了一次飞越!

由于新系统的大范围应用,挖泥船能够实现全天候安全施工,再也不受雾天和夜晚的影响,作业精度和施工效率也大大提高。据统计,新系统投入后,耙吸挖泥船全年的月平均运行时间能够超过500小时。该技术1995年获得交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范强同志也被授予“全国交通系统优秀科技人员”称号。

1993年,跑道区吹填工程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在时间紧、任务重、环境差的情况下,管线队没有犹豫,全队同志在过膝深的泥浆中作业,有时一干就是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值得一提的是黄国禄,年过半百的他始终一心扑在工地上,不管刮风下雨,天天起早摸黑战斗在最艰苦的地方。施工船有困难他上去了;拖轮、锚艇有困难他也上去;管线有问题,他同样开着30千瓦的快艇赶赴现场;压土工布,他还上堤指挥。”梁培福说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施工进度超前于原定计划,日供砂量高峰时达9万立方米。

机场跑道人工岛南北端的顺利吹填拉开了工程新的序幕。项目人工岛所处地域底质差,软弱淤泥层厚,基槽最大深度达30米,有10层楼那么高,回填用砂量巨大。“当时动用了所有力量寻找砂源,解决回填砂运输问题。”在施工高峰期,广航局现场施工人员多达1300多人,投入各类船只达100余艘,动用的运砂民船最多达到300余艘。奋战在一线的项目团队战风斗浪、披星戴月,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下了我国疏浚史上单项工程月供砂量突破200万立方米的最高记录,最终提前8个多月完成了回填任务。

梁培福说:“如果没有技术创新、没有项目每一位‘英雄’的拼搏和付出,不可能提前完成这项宏伟的工程。在澳门机场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碰了很多钉子,但是一次次的实践把我们的团队变聪明了,最终锻造出一支敢于创新、素质过硬的疏浚队伍。”项目的顺利实施,无论是在经济效益上,还是在技术能力上,都达到了中国疏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峰。

2002年,澳门机场人工岛跑道工程荣获第二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澳门国际机场的建成,架起了澳门通往世界各地的空中桥梁,结束了澳门没有航空港的历史,圆了澳门居民期盼已久的蓝天梦。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