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首页>交通建设报>第三版
查看全部期刊
精彩内容

徐文礼:把爱好干成了事业

<div class=TRS_Editor><div align="center"><img src="./W020210325537029078675.jpg" oldsrc="W020210325537029078675.jpg" alt="" /></div>
<p>本报通讯员 鲁玉鑫</p>
<p>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交建劳动模范、中国交建技术能手,12年来,他跟随着盾构机的施工轨迹走遍大江南北。面对荣誉,他说:“盾构是我的事业,更是我的毕生所爱,爱好与事业一致,我是幸运的!”他就是一公局集团盾构公司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项目A3标机电总工兼副经理徐文礼。</p>
<p>2008年,徐文礼毕业后来到上海地铁2号线东延伸工程。“这是我和盾构机的第一次相遇,就像着了迷一样。”他兴奋地介绍着。白天他与同事们一起走进隧道,学习盾构掘进、拼装技术,晚上翻阅盾构操作说明、施工图纸,一有时间就向同事和工人们请教,按照徐文礼的话说:“我整个人都陷入了盾构机的世界。”</p>
<p>2010年底,上海地铁12号线3标项目全面启动,盾构机进场组装调试,徐文礼带着几名刚毕业的新员工历经三个昼夜,几乎是不眠不休,完成了隧道局首次盾构机拆装作业,这也是徐文礼第一次带队独立完成的任务,当时的合影照片至今还摆放在徐文礼的办公桌上。</p>
<p>在上海地铁13号线项目,这条看似普通的地铁施工却足足花了徐文礼团队一年多的时间。原来,直径6.7米的盾构机要“贴身”从时速超过4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的桩基下穿越,而造成的沉降不能高于5毫米,这对盾构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徐文礼带领团队在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从施工方案优化、技术保护方案制定、现场监测及放行等方面着手,克服重重技术难关,实现了三次穿越零失误、零错误、零警报,创造了盾构机施工奇迹。</p>
<p>2019年,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项目是又一个超大直径盾构隧道项目,为全国首例超大直径盾构穿越断层、岩溶地层的过江隧道。该通道需在短短3公里内先后穿越软土层、上软下硬地层、硬岩层和岩溶地层,以及多条断裂带,对盾构机刀盘刀具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提出了严峻考验。隧道在江底最大水压达0.79兆帕,为全国江底隧道中水压最高的隧道之一,对盾构掘进、管片拼装的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被业内专家评价为长江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过江隧道。</p>
<p>从场内监造到盾构机进场安装,每个零件、每条焊缝,徐文礼都仔细检验查看。盾构始发后,因为盾构机埋深较浅,管片上浮问题开始暴露,徐文礼从多年的施工经验中提前预想到了这一问题,创造性地给盾构机增加200吨压重平台,抵消管片的上浮力。为此,他驻扎现场,24小时关注管片的上浮量,一环一环地观察施工效果,精心优化推进参数和同步注浆配合比,通过注浆把管片的上浮力与200吨压重平台产生的重力维持在动态平衡,使得管片最大上浮量始终控制在3厘米内,这是国内超大直径盾构施工的最高水平。他还参与编写了中国交建《盾构机操作工技能标准》,关注技术人员的盾构操作及维保培训。</p>
<p>荣誉是对徐文礼12年工作经历最好的肯定,他参建的项目荣获詹天佑奖、上海市市政工程金奖、上海市优质工程奖等,团队获得中央企业红旗班组。他还完成了省级工法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他说:“感恩企业,让我把爱好干成了事业!”</p></div>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