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首页>交通建设报>第三版
查看全部期刊
精彩内容

曹凤帅:为建设交通强国勇攀高峰

本报通讯员 李阳 张楚涵

低调、朴实却心中有数,手上有活,这是同事们对水规院科技部副总经理曹凤帅的评价。

2009年,曹凤帅从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毕业,进入水规院。十年磨一剑,曹凤帅始终保持着科研工作者的自律、勤奋、钻研。他参与了国家级重点专项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6部,参加国家及行业标准制修订和标准化项目10余项。

其实,曹凤帅在博士就读阶段的科研内容与工作后的科研课题结合度并不高,但他坚定地说:“没有什么是一开始就得心应手的,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是克服困难的不二法门。”入职后,曹凤帅一心扑在课题上,查阅海量工程设计文件,搜集、整理国内外10余项标准规范,并全面系统对比分析。最终,曹凤帅凭借扎实的研究,协助出版了《深水航道设计》专著,还促成研究成果在黄骅港和沙特扎瓦尔港的航道设计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项科研任务往往需要持续1-2年甚至更长时间,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反复思考论证中,曹凤帅经受住了这份“枯燥”的考验。“每一个项目、每一项科研都有它新颖的地方,尽管在过程中需要一点一点地攻克,可能很多天的思考都得不到灵感和进展,可是坚持下来,最终完成是让人开心和兴奋的。”他如是说。

在《海轮航道通航标准》编制工作中,为准确掌握船舶水线高度规律,曹凤帅搜集了大量沿海港口船舶的实船信息数据,经过仔细鉴别和分类筛选,确定了不同类型船舶的实际吃水与满载吃水比值。采用劳氏船级社船型库中上万艘实船数据,经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同船型分吨级的船舶水线以上高度值。该成果经过多次专家咨询审查,最终被纳入标准条文。

2018年,曹凤帅参与了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交通强国战略研究”。参与该研究的院士有数十位,参研单位涉及各个领域。那段时间,曹凤帅每个月都要参与一次例会,每次会议他都无比珍惜:“能和前辈们面对面地讨论交流,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曹凤帅享受其中。他的笔记本上清晰记录了他刻苦钻研的成果,精确到每天的进度和每一个数据。有时针对一个问题曹凤帅自己从建立到推翻再重建,在如此循环反复中获得提升。“和院士们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比起来,我还有太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他孜孜不倦地汲取着营养。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他执笔的《创新驱动交通发展战略研究》专题报告圆满完成。

对于付出和成绩,曹凤帅并不主动提起。他总是说,“科研是团队工作,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只有将每一项科研工作合理分解到每个人,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汇聚出最大向心力,完成高质量成果。”他非常重视新员工的培养,经常与年轻人分享研究心得。同事们说:“一有问题,第一时间想到曹博,他总是耐心地剖解来龙去脉,认真回答每个问题。”

在曹凤帅办公室的柜子里,存放着很多方便面等快餐食品,这些都是他日常加班的必备品。“我期待每一个挑战,期待攀登下一个科研高峰!”他憧憬着未来。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