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首页>交通建设报>第三版
查看全部期刊
精彩内容

淤地里头“开船”

本报通讯员 杨莉婷

夕阳西下,芦苇在寒风中摇曳,刚吹填完成不久的生态小岛上几只白鹭正在水边捕食,附近休闲区的老人在锻炼,小孩在嬉戏。“我亲眼见证了这一片水域从腥臭扑鼻到如今的水清林秀。”家住新阳大桥附近的陈大姐感慨道。

这片生态岛群位于厦门西海域西北隅,是三航局厦门分公司承建的马銮湾片区生态修复工程。马銮湾是国家首批海绵城市的试点片区,项目部在片区内进行生态修复,吹填形成一“心”两岛(中心岛、集美岛)及6个生态岛链,清淤出8平方公里水域,使新城未来呈现山清水美、城湾相融的生态宜居风貌。

“海湾附近多渔业养殖,淤泥侵占了海域。”项目总工李金童介绍道。淤泥成了海湾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因此生态工程的关键在于清淤。当初渔民为了养殖而修建了一些塘埂,把水面分割成了块状,不利于生态修复。鱼塘养殖区域经太阳暴晒,长年累月堆积下来的淤泥散发出阵阵恶臭。周围的村民甚至路过的市民都难以忍受这种“生化毒气”。项目部决定立即着手该区域的清淤工作,为海湾腾出“呼吸空间”,同时为广大市民解决燃眉之急。

绞吸船是清淤工作的“主力军”,清淤全靠绞吸船在海里“开疆拓土”。工作展开后不久,就遇到了困难。原来,近湾附近渔业养殖堆积的各类垃圾,成为了海域里深层土体的一部分。那些废弃的渔网和钢丝绳等让绞吸船在铰动过程如入“渔网阵”,难以施展身手。“铰刀头被这些东西缠住,极易锁死。每天每艘船舶平均施工2小时就需清理一次铰刀头。”李金童介绍道。清杂时间占去了绞吸船总施工时间的三分之一,工程项目一度“搁浅”。

为了使这艘“生态之船”破浪杨帆,项目部决定自己“造桨做帆”。“绞吸船是生态清淤工程的关键,再困难这艘船也一定要开好。”副经理唐芳明说道。项目部经过技术探讨,决定采用“挖运吹”作业,提前利用水上挖机船将渔网等挖起,然后通过泥驳运送垃圾至清理区,这两个步骤完成后,绞吸船再进入区域吹填。“提前清场”和“多管齐下”使项目部成功突破了渔网危机。

随着清淤工作的顺利开展,项目部开始关注施工中的细节,发现了污染的“漏网之泥”。作业海域上不断有淤泥扩散开来,造成了海域污染。“马銮湾新城是一个生态工程,我们不能在修复的同时又对它造成二次破坏。”唐芳明提及。为此,项目部进行研究设计,产生了“防污屏”方案。

“防污屏”的帘布整体呈屏状结构,能随波浮动,施工时能有效灵活地将泥沙及垃圾拦截在作业区内,成为防污“有效法宝”。

吹填到生态岛上的淤泥,部分来自排洪渠的土体已经受到污染。必须对其进行“绿色改造”,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得出生石灰是最经济效益的材料,能够有效中和受污染土体里的酸碱物质。为了“双重保险”,项目部还使用了“絮凝剂”,对污染水进行充分吸附沉淀。

“净化”后的绿色用土成为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此时生态小岛上已经长出葱葱郁郁的绿植,宛如绿色裙摆点缀在海岸线边上。

“从前路过这片区域,我要绕路走,现在是要绕着它走了。”在马銮湾休闲区晨练的刘阿姨笑得开怀。从高空俯瞰,马銮湾碧波中的生态岛链,相互依偎,呈一字型排开,犹如明珠镶嵌在水面上。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