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见证中国港湾37年的坚守
本报通讯员 周金亮
档案是一座山,从古至今沉淀着曾经的记忆;档案是一条河,由远及近流淌着历史的痕迹;档案是一本书,一页一页记录着执着的坚守。
如果说历史是白纸黑字的记录,那档案就是兴衰成败的收藏。档案将中国港湾的时代变迁都记录了下来。作为新中国第一批“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中国港湾从比较单一的“窗口”型外经企业,逐渐发展到业务涵盖各个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国际大公司,承建了国内外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工艺先进、施工难度大、社会影响深远的大型工程。迄今为止,中国港湾历经37年的风雨兼程,档案将她的时代变迁都记录了下来,给新一代的港湾人留下了精神上的财富。
起锚出发
1980年2月15日,在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港湾” )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从此中国港湾肩负着历史使命,承担着民族经济复兴的责任,承载着党和人民的厚望,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起锚,出发。
中国港湾建立之初,便着手开拓海外业务市场,以小型经济合作项目和实施中国政府的援外项目为载体,主要进行劳务输出。中国港湾奋发图强,圆满完成了马耳他30万吨干船坞、马尔萨斯洛克防波堤、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等水工项目,从此声名鹊起,奠定了公司迈向国际市场的基石。
随着业务的顺利拓展,中国港湾先后设立了香港振华公司、欧非办事处、科威特办事处等七个驻外机构,承建了伊拉克摩苏尔大桥、也门共和国阿木兰至哈贾公路、墨西哥港口疏浚工程、科威特南部电站、澳门九澳码头、秦皇岛港、青岛石臼港、连云港等等众多海内外项目。
经过九年的苦心经营,至1988年底,中国港湾足迹遍布了南欧、非洲、中东、南美及港澳地区,对外输出劳务人员1万多人次,签订了300多项合同,为国家创汇上亿美元。骄人的成绩不但扩大了中国港湾的海外影响,奠定了发展壮大的基础,还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国际友谊。
扬帆前进
1988年12月28日,顺应十三大“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要求,遵循交通部“精简,效能”的原则,中国港湾与交通部所属的14个单位正式合并组建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1996年12月26日,为了“更合理地调整企业结构,发挥集团作为国家交通基本建设骨干企业的整体化优势” ,中国港湾又改制成立中国港湾(集团)总公司。1997年12月6日,中港集团暨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举行揭牌仪式,中国最大的水运工程建设企业集团自此正式成立。这时的中国港湾拥有上百亿资产,经验丰富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万多人,各类现代化施工机械设备3000多台,集科研、设计、施工、采购和设备制造为一体,形成了以水工为主的建筑业,以挖泥为主的疏浚业和以港机为主的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整体实力大幅提升。
1992年2月18日,由中港总公司承建的澳门国际机场项目正式开工,这是澳门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也是中国港湾这一时期承建的合同额最大的项目。经过38个月的顽强拼搏,中国港湾克服了重重困难,提前4个月完成了任务,赢得了中外行家的一致赞誉。澳门国际机场人工岛工程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詹天佑奖及交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被视为中国港湾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据档案记载, 1989年到2005年这一时期,中国港湾承建的项目中,有七个获得了“詹天佑奖” ,三个获得“鲁班奖” 。为了让世界更畅通,中国港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远航跨越
在档案记载中,为了“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港集团和中路集团强强联合,进行了优质资产重组,于2005年7月12日组建了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为了存续“中国港湾”这块优秀的民族品牌,以原中港(集团)总公司海外事业部为基础,承继原中港(集团)总公司的业绩和资质, 2005年12月8日,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成立,代表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交集团)在国际市场开展业务。
自2006年以来,中国港湾承接和实施了一大批特大型和大型国际工程项目,包括安哥拉洛比托港扩建项目、马来西亚槟城二桥项目、沙特扎瓦尔项目、科威特巴比延项目、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项目等。这时的中国港湾,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主营业务也向更广阔的“大土木”发展,在轨道交通、航空枢纽、电站电厂、市政工程等诸多领域有了新的建树。
2009年10月,中国港湾在缅甸成立了中缅原油管道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2015年1月,由中国港湾承建的世界最大、最现代化的原油码头—中缅原油管道工程马德岛原油码头正式开港,原油可从马德岛港输送至中国,同时也可供缅甸使用。此外,作为中马两国政府间迄今为止最大的合作项目和中马友谊的标志,马来西亚槟城第二跨海大桥是东南亚最长的跨海桥梁,也是中国企业目前在境外实施的最长跨海桥梁项目,并荣获2016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 。
中国港湾令人骄傲的成绩实现了中国企业跻身世界一流建筑企业的目标,在国际市场上与兄弟企业一起续写着中国建筑的更大辉煌。目前,中国港湾在世界各地设有70多个分(子)公司和办事处,业务涵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建项目合同额超过190亿美元,全球从业人员超过10000人,实现了国际化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档案记载了中国港湾37年的巨大变化,见证了中国港湾执着的坚守。新时代的港湾人,翻阅档案重拾共同的记忆,他们将继续秉承"感知责任、优质回报、合作共赢"的核心价值观,以“包容、诚信、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在世界各地大放异彩,推动着中国建筑事业的再次腾飞。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