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首页>交通建设报>第三版
查看全部期刊
精彩内容

超级工程的青年技术大咖

本报通讯员 林彦臣

今年1月17日,在高纪兵39岁生日的当天,他得到了第五届“中国交建十大杰出青年”的表彰。这是他当天收到的最好礼物。

2011年,当崇启大桥主跨合龙后,身为大桥技术负责人的高纪兵就收到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邀请,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办理了工作交接,然后马不停蹄地从长江口奔赴伶仃洋。他坦言:“作为青年技术人员,能有幸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

2012年的春节让高纪兵终身难忘。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召集骨干技术人员开会,下定决心要自主研发外海沉管浮运安装成套技术,而这套技术一直掌握在仅有的几家外国公司手里。按照责任分工,高纪兵要具体落实各项技术的攻关和研发。他回忆说:“没有先例可循,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整个春节假期,我内心满满的全是压力,就连年夜饭都吃的索然无味! ”

技术攻关的日子里,高纪兵恨不得一天当成两天过,他挤压吃饭和休息时间,白天组织参与研究讨论,晚上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研究讨论,总经理部要求高纪兵把工区的技术人员全部召集起来,到项目总经理部二楼的几间办公室里集体办公。这几间小房子就成了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成套技术的“孵化基地” ,高纪兵每天组织技术骨干开展计算研究,当方案有些许进展,就立即邀请领导和专家开会讨论。

技术方案编写的过程很艰难,会场经常变成“战场” ,大家各持己见,争论得面红耳赤,有时甚至需要举手表决,选出最优方案。外海沉管隧道建设对大家来说都是陌生课题,每一个细节都要进行反复推敲讨论,遗留一点风险都可能造成重大灾难。林鸣有个要求,每次讨论会都要有实效,讨论不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决不收兵。所以高纪兵他们开会经常持续到凌晨两三点,实在饿得受不了就安排食堂准备盒饭送到会议室。1年365天,高纪兵所在的技术团队进行了300多次专题讨论,从概念到方案到具体施工,从研究到设计到实施,各项方案由薄变厚,又由厚变薄。在多次的论证、优化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施工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跨越。

2013年初,成套技术正式投入实战检验,首节沉管能否成功安装是对一年多技术攻关成果的最终检验。E 1沉管经历了5天4夜不间断作业,高纪兵与攻关团队一直坚守在施工现场,连续96小时不眠不休,终于完成世界最大沉管与西人工岛的深海对接,开创了中国外海沉管隧道的先河。

他也想过放弃,面对那么多技术难题累总有累的时候,他说“怎么不累,有时候也想放弃,在遭遇深水深槽难题时我差点当了“逃兵” ,但咬咬牙就过来了,现在回想起来开始怀念这个过程” 。

他常说:“ ‘人生需要新的天花板。 ’作为项目部青年技术带头人,我深深认同这句话,来港珠澳大桥就是为了挑战新事物,去探索未知、解开谜题是一种让工程师兴奋和着迷的人生体验。 ”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