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首页>交通建设报>第二版
查看全部期刊
精彩内容

智慧浇筑超级墩台

本报通讯员 潘祚声 刘泽文

当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海鸥的啼鸣唤醒了冬日的厦门湾。此时,全国最大的装配式跨海桥梁墩台预制厂已是一片繁忙。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缓缓注入模板,厦金大桥(厦门段)首件墩台浇筑成功。

厦金大桥(厦门段)是厦门本岛联系翔安机场最便捷的通道,长约20公里,其中跨海装配式桥梁段8.5公里,共需预制墩台199件。拥有港珠澳大桥、翔安大桥2座世界级跨海装配式大桥的专业预制经验,一航局项目团队再次承担起了此次墩台预制的重任。

“装配式跨海大桥的墩台不仅体型巨大,还得常年扎根在海水中,经受海水侵蚀和高盐高湿等恶劣环境影响。因此,墩台预制吊装难度大,对精度和质量要求也非常高。”即便有着超级工程的施工经验,项目团队却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施工之初,项目团队在与厦门岛隔海相望的漳州港旁建起了一座占地18.3万平方米大型智能化预制厂。厂内配备了16个预制台座,64个储存台座,以及自动化钢筋加工车间、混凝土拌和站等配套设施。

“不光占地面积大,数字赋能才是这座预制厂最大的亮点。”一航局五公司信息化管理部执行经理杨磊介绍,“我们参考京东智慧物流的模式,搭建了物料、混凝土、钢筋、安全、智能生产、劳务实名6大管理系统,主导研发了墩台凿毛、钢模板打磨清理、混凝土表面喷涂等一系列智能化机器人,使施工质量效率、成本管控、安全管理等多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随即,预制厂迎来了首件墩台预制施工。这座墩台长18米、宽13.8米、高13.4米,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构件重量2911吨,将近2500辆小轿车的重量。“从钢筋绑扎到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后期养护,每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项目经理马冲反复强调。

在钢筋加工环节,环氧喷涂生产线为钢筋“穿”上了坚固的绿色“外套”,这件“外套”能有效抵御外部腐蚀。环氧钢筋再经过锯切、滚丝、弯曲等工序,就变成了符合设计要求的形状。在绑扎现场,还有一个巨大的银色框架,这是项目团队设计出的墩台专用劲性骨架。工人们只需根据骨架上的定位装置,就能准确地选取钢筋型号进行定位,并仔细地拧紧定位螺母。每一根钢筋的位置都关乎整个墩台的质量,误差须控制在毫米级。

为保证万无一失,项目团队还通过BIM技术对工程实体进行建模,搭建了一个数字化的孪生系统,对实体工程全生命周期进行虚拟仿真和实时监测,实时预防钢筋绑扎不到位等问题,确保施工精度。

在模板安装环节,采用了大型装配式定型模板和机加工干接缝模具,单片模板最重高达56吨。项目团队采用龙门吊作业,全程采用全站仪监测模板位置,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模板位置,确保模板安装精度也控制在毫米级。

前序工作准备完毕后,首件墩台开始正式浇筑。团队采用“泵车+串筒”工艺,精确控制混凝土浇筑的角度,并充分均匀振捣,压实每一立方米混凝土。历经13天,承台、墩身完成分段浇筑,首件墩台终于得以完成。

后续做好养护,墩台就能出运安装,成为超级工程的稳固基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新浇筑的墩台宛如一座坚固的堡垒,屹立在厦门湾畔。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