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首页>交通建设报>第二版
查看全部期刊
精彩内容

“包子皮”防住了混凝土绕流

本报通讯员 张云鹏

“01段地下连续墙浇筑完成,接头外侧混凝土绕流了3.7方!”听到技术员王荣特从现场传来的消息,技术负责人刘杰皱起眉头。绕流是浇筑时混凝土绕开隔离设施流到相邻区域的情况,尽管项目团队在地连墙接头部位固定了50厘米宽的铁皮,填充了砂土袋,但是混凝土绕流还是出现了。

二航局承建的广州地铁12号线第6标段全长4.9公里,共包括3座车站、3个盾构区间。根据施工方案,车站的围护结构采用逐段浇筑,再拼接组合的地连墙工艺,这种工艺施工高效、止水效果好,可是浇筑时容易发生混凝土绕流,直接影响围护结构的整体刚度。起初,项目团队采用了固定镀锌薄铁皮和填筑砂土袋相结合的防绕流措施,可是,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

解决绕流问题势在必行。面对巨大的工程量和紧张的工期,项目团队决定对混凝土防绕流开展技术攻关。大家白天在现场研究施工工艺,对每次浇筑的方量、时长、槽壁检测和绕流处理等参数都一一记录,晚上回到办公室反复钻研比选工艺。有一天,综合部同事为现场施工人员送早餐,饭盒里装着的灌汤包给刘杰带来了灵感:“这不就是现成的结构吗?用C形钢作外部支撑,内部放置水囊,岂不是强度和防绕流效果都有了!”说干就干,刘杰立刻将新思路分享给了攻关小组,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经过两个多月的研讨试验,一种新型防绕流的“灌汤包”工艺正式登场。可是,新工艺运用尚属首次,能否完成“首秀”表演,项目团队心里还是没底。

C形钢和水囊布设到位后试验开始,混凝土顺着导管源源不断输送到槽内。十几分钟过去,“噗”的一声闷响,水囊破了,刘杰赶忙指挥封堵处置。分析原因,原来是水囊仅靠注水难以承受压力,发生胀破。“包子皮不够厚啊。”刘杰开玩笑说。项目团队再次组织建模研讨,决定把水囊更换为更厚的型号,同时把注水方案改为注入泥浆。

改进方案一经确定,项目团队立即采购新型水囊,开展第二次试验。由于混凝土振捣作业时产生的高频振动,检测仪显示只有0.2立方米的混凝土通过槽壁和水囊接触面流入接头处,小组成员满心欢喜。“必须实现零绕流。”刘杰的一席话给大家浇了一盆冷水。为了彻底解决混凝土绕流,项目团队又一次开启技术攻关。方案研讨会上,有人提出增加使用槽钢两侧覆压铁皮的想法,有人提出结合槽段尺寸加装拼装式接头箱的提议,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加强版的“灌汤包”工艺得到进一步丰富完善。

“浇筑完成,检测未发现绕流!”刘杰盯紧着检测仪,数字显示为“0”。历时100天,采用布设薄铁皮、加装接头箱、运用C型钢内置弹性水囊的“灌汤包”工艺彻底解决了混凝土的绕流难题,保证了地下连续墙浇筑质量。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