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首页>交通建设报>第二版
查看全部期刊
精彩内容

“群力”轮的试航之旅

本报通讯员 胡萍 倪锋

“怎么警报又响了?”听着监控室响起“滴滴滴”的故障提示音,“群力”轮项目经理倪锋不由地皱起眉头。临近春节假期,“群力”轮即将迎来首次试航,这是继“威力”和“创力”号后,振华重工为上海打捞局建造的又一艘抢险打捞工程船。

试航是检测船舶各项功能的必要流程,这次振华重工项目团队计划在半个月内完成。“只有15天,我们要连续完成耐久、测速、振动噪声、油耗操纵性等试验,还要调试系统,压力非常大。”倪锋坦言。他心里非常清楚,紧张的试验周期下,任何环节的纰漏都可能影响试航,而每拖延一天,成本都要巨额增加。1月30日,“群力”轮正式开启试航之旅。

“推进器的耐久测试,是整个试航最基础的试验项,能否‘通关’直接决定了试验进度。”在项目质量主管池东汉看来,只要耐久试验成功,其他试验项目就可以鱼贯而行。2月2日凌晨1点,耐久试验终于开始计时。耐久试验需要实时记录船舶电流、电压、温度、油量等各类参数,这也意味着必须有人通宵值守机舱。早上8点,经过7小时连续测试,耐久试验顺利完成。“这一剂强心针,为接下来的测试鼓足了士气。”倪锋说。之后,项目团队按照计划连班快速作业,完成了航行、停船、回转、航向、Z型操纵、威尔逊溺水救生、噪声、无人机舱等航行试验,原本需要5天时间在大家的努力下仅花了2天3夜。

2月7日,项目团队迎来关键一环——故障模式和分析测试。“该测试是检验动力定位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核心试验。”倪锋解释道,“试验成功,并取得船级社认证符号,意味着对船舶性能最严苛、全面、彻底的体检通过。”项目团队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近500多项故障模式的测试,所有人都不敢懈怠。

2月9日深夜,历经53小时的不间断奋战,所有故障模式及影响全部完成测试,筛查出2项需要整改的A类意见。“如果现在返航,就能赶在除夕前回到公司,回家过年还有戏,能不能回码头后再整改?”有人提议。“是呀,我们从两个月前奋战下水节点,到下水后投入试航作业,大家的体力和精力都到上限了。”提议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倪锋和项目总指挥李锡斌陷入沉思,于私,他们和其他人一样想回家,于公,码头水域无法完全复制海上工况,回码头整改确实存在风险。

思忖片刻,李锡斌站了出来。“感谢大家付出,我能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为了公司品牌声誉,不辜负船东船检的信任,本次试航必须圆满完成,不留一点尾巴。”李锡斌斩钉截铁地说:“继续试验,直到所有警报问题全部消除。”“在哪过年都是过,除夕夜我们一起在船上包饺子过年,岂不是一个难忘的年?”倪锋补充道,“咱们加把劲,争取早日靠岸。”“也是,整改不完成,回家也过不好年。”团队又重新燃起了斗志。

倪锋立即连夜组织专题会议,联络进口供应商和设计院的岸基技术支持,从整个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各个设备的运行逻辑,进行技术层面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分析沟通,一个方案不行就再换个方案。项目团队就地取材,进行现场布线取电等整改,终于在2月13日晚上9点彻底消除了A类意见。

“试航成功,立即返航!”随着最后一个重要指令下发,项目团队所有人终于松了口气,倪锋更是顿觉肩上重担卸了下来,他望着海面深深地吐了一口气,紧缩着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久违的笑容又回来了。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