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首页>交通建设报>第二版
查看全部期刊
精彩内容

给气囊出运沉箱上“保险”

本报通讯员 李冰 尹国强

八月的泉州湾,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四航局“广州号”半潜驳正拖运着一个庞然大物缓慢前行,这是四航局泉州石湖5号和6号泊位沉箱出运现场。

泉州港石湖作业区5号、6号泊位是福建省内最大的在建水工项目,将新建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设计有甲乙两种型号沉箱共计43件,每件沉箱重达两千多吨。按照既定施工计划,项目采用气囊的方式出运沉箱。

气囊出运对场地适应性强、投入成本低、承载能力强,可移动大型沉箱,但由于气囊受力不均,存在气压调整不及时而造成爆裂的风险。“目前主要采用人工观测气压方式对沉箱出运过程中的气压进行监测。人工观测不连续、气压表易损坏,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极大。”项目经理朱德富介绍道。如何降低气囊出运风险成了项目部头痛的问题。

四航局调研员黄建生有一次到沉箱出运施工现场考察指导时,对项目技术人员提议:项目部可以通过无线压力传感系统代替人工检测。黄建生的提议点醒了项目部技术人员,项目部马上组织人员对这项新技术进行分析。原来,这个气压无线监测报警系统是由无线压力感应器、通讯系统、软件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无线压力传感器实时发射数据、无线网关接收数据、计算机软件采集数据分析来实现气囊气压实时监控记录、超压报警、施工过程中气压数据导出功能。在经过仔细分析后,该技术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说干就干,项目部立即对无线压力传感系统进行试验。

但是另一个问题也出现了,想把无线压力传感系统应用在气囊气压监测中,就必须使得压力传感器与气囊内部气压相接触,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被损坏。这样一来,压力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成为一个难题。

朱德富对气囊进行了认真研究。气囊要移动,装在中间肯定是不行,只能装在两端,两端如果重新打孔会破坏气囊。思来想去,只能是装在气囊头部的钢嘴上。有了主意,朱德富立即组织技术员开展技术讨论,经过认真讨论分析,项目部决定对气囊头部钢嘴结构进行重新设计。

经过重新设计的气囊头部结构加工完成后,马上应用到了沉箱出运施工现场。但是,这套无线压力传感系统到底能不能把前线的数据完整传到后台,还是让项目部全体人员捏了一把汗。很快,事实证明大家的担忧是多余的,各项准备工作就绪,电脑上清晰准确地显示出了前方传来的气压数据。

“我们成功了!”技术员余建树激动地几乎要跳起来。“这个无线压力传感器监测气囊气压的技术太棒了,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还给气囊出运沉箱上了一道‘保险’啊。”朱德富高兴地说道。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