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首页>交通建设报>第一版
查看全部期刊
精彩内容

为红色南湖开启“美颜滤镜”

本报通讯员 褚俊杰 陈庆爽

嘉兴南湖,浙江三大名湖之一,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更因为这里在1921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而闻名于世。胡文羽是嘉兴南湖红色旅游景区的一名讲解员,每天都多次往来南湖。一个月前,她带着游客在红船边合影时,突然发现能看到湖水里摇曳的水草和四处穿梭的鱼虾,“在这里工作了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清澈的南湖。”

这一切的改变,都源自正在进行的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2020年10月,上航局牵头的联合体中标浙江省嘉兴市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一期)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建设目标就是提高南湖水体透明度,恢复南湖生态环境。

嘉兴地处太湖流域的盆底,土颗粒较细,常年悬浮于水中,导致南湖的水质浑浊,透明度不足。由于四周河道水面坡降小,部分河道还受潮汐顶托,排水不畅,污染物易累积。加之农药化肥过度施用、畜禽水产大量养殖等人为因素,近30年来,南湖深受水污染的困扰。生态修复项目负责人张彦朋介绍说:“没有开展治理前,南湖水质透明度不到30厘米。”

项目通过环保疏浚、水量调控、净水降浊、生态修复等建设内容,形成环湖连通绿廊,涵养水源,保护南湖生物多样性,营造优美的水岸一体景观带。“我们所作的努力都是为了提高南湖水体透明度,恢复南湖生态环境。”上航局勘察设计研究院内河水环境所副所长尚晓这样解释。常规的水环境治理项目会借用各类化学调水试剂来改善水质,虽然能够快速解决水质问题,但如果没有控制好调水试剂的用量和化学反应,便会对水环境产生二次破坏。

尚晓介绍说:“整个南湖项目应用了生态环保的修复理念,做好水草的文章,具体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以水养草”,对包括南湖主湖区和一些桥港区域进行环保清淤,并结合开展微地形改造工程和水量优化调度措施,改善南湖已经被污染的水质,为水草的生长提供条件,使南湖水体从泥沙浊水型稳态向水草清水型稳态过渡。第二个阶段是“以草养水”。“为了构建水生态系统,我们在南湖种植了十种水生植物,面积达14万平方米,相当于2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底栖动物像螺、贝、蚌等,投放量达到5.6吨。”张彦朋介绍。利用生长的水草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底栖动物的游走进食也加速植物所吸附颗粒的沉降与降解。至此,一套先期“水养草”,后期“草养水”的生态治理模式,成功应用在了南湖水生态治理中。

为了推进工程管理智能高效,项目部还自主研发了一套智慧水务平台,该平台基于大数据、地理空间库、物联网技术,创新实现了“监测水质信息、展现施工进度、智能监控施工场地”等功能,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能就查看工程实施进度和整体情况,也为工程有序推进提供了保障。

“南湖治理前后水质变化太大了。”家住附近的周顺兴退休后最大的爱好,就是拍摄南湖上的秀丽风光。翻看这一年来拍摄照片,湖水由浑浊变成清澈,周顺兴打心眼儿里高兴。

回想当初,项目团队来到南湖开展微地形改造工程的时候,一些热心市民误以为是要填南湖、建高楼,于是纷纷上前阻止。为此,项目团队组织了宣传讲解队伍,在施工地点树立各类告示牌和介绍牌,还配合周边街道深入社区耐心讲解工程的意义,得到了来往的游客和附近的居民的理解。

如今,经过一系列的治理,南湖的水质透明度已经达到近1米。张彦朋说:“南湖红船点燃的星星之火,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我们作为央企员工,要自觉传承红色基因,为国家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地址:中国北京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 bjb@ccccltd.cn(我要投稿

电话:86-10-82016500京ICP备0600554号Copyright@2008 中国交通建设报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82016909